胆汁淤积性肝病治怎么样

来源:民福康

胆汁淤积性肝病是因胆汁形成、分泌或排泄障碍致肝内淤积的一组疾病,分肝内性和肝外性。诊断靠实验室检查(血清生化指标、胆汁酸测定)和影像学检查(腹部超声、MRCP)。治疗分针对病因和药物治疗,病因如胆道结石、药物等,药物有熊去氧胆酸、腺苷蛋氨酸等。预后受病因、病情严重程度及人群影响,预防需健康生活方式(合理饮食、适度运动)和避免药物滥用(用药前咨询、定期体检)。

一、胆汁淤积性肝病的定义与分类

胆汁淤积性肝病是因各种原因引起胆汁形成、分泌或排泄障碍,导致胆汁在肝内淤积的一组疾病。可分为肝内性和肝外性,肝内性又包括肝内胆汁淤积、肝内胆汁淤积合并肝实质损伤等;肝外性多由胆道梗阻引起,如胆管结石、胆管癌等。

二、诊断方法

1.实验室检查

血清生化指标: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升高,碱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酰转肽酶(GGT)常明显升高。例如,在一些胆汁淤积性肝病患者中,总胆红素可升高至正常上限的数倍甚至数十倍,ALP和GGT的升高幅度往往与胆汁淤积的严重程度相关。

胆汁酸测定:血清胆汁酸水平升高是胆汁淤积的敏感指标,尤其是结合胆汁酸升高更具特异性。

2.影像学检查

腹部超声:可初步了解胆道系统有无结石、扩张等情况,是筛查胆道梗阻的常用方法。通过超声可以观察胆管的直径、走行等,若发现胆管扩张,提示可能存在胆道梗阻导致的胆汁淤积。

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能更清晰地显示胆道系统的形态,对于胆道结石、肿瘤等引起的肝外胆汁淤积诊断价值较高,可明确胆道梗阻的部位和原因。

三、治疗原则

1.针对病因治疗

对于由胆道结石引起的肝外胆汁淤积,若结石较小,可通过利胆药物等促进结石排出;若结石较大,则可能需要内镜下取石或手术取石。例如,对于胆总管结石,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取石是常用的治疗方法,可有效解除胆道梗阻,改善胆汁淤积。

对于药物性胆汁淤积,应立即停用可疑药物,多数患者在停药后胆汁淤积情况可逐渐改善。

2.药物治疗

熊去氧胆酸:是治疗胆汁淤积性肝病的常用药物之一,它可以增加胆汁酸的分泌,改变胆汁成分,保护肝细胞等。多项临床研究表明,熊去氧胆酸能够改善胆汁淤积性肝病患者的生化指标,如降低总胆红素、ALP等水平。

腺苷蛋氨酸:可以促进胆汁酸的代谢和转运,改善胆汁淤积。它在调节肝脏细胞膜的流动性等方面发挥作用,对于胆汁淤积性肝病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四、预后情况

1.影响预后的因素

病因:如果能及时去除病因,如胆道结石取出、停用可疑药物等,预后相对较好。例如,药物性胆汁淤积患者在停用相关药物后,多数预后良好,生化指标可逐渐恢复正常。而由恶性肿瘤引起的胆汁淤积性肝病,预后往往较差,因为肿瘤的进展可能会进一步加重病情,且治疗难度较大。

病情严重程度:早期诊断、病情较轻的胆汁淤积性肝病患者预后较好;而病情较重、已经出现肝硬化等严重并发症的患者,预后相对较差,可能会出现肝功能衰竭等严重后果。

2.不同人群的预后差异

老年人:老年人各器官功能减退,对药物的代谢和耐受能力下降,胆汁淤积性肝病的预后相对年轻人可能更差。同时,老年人可能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这些基础疾病会增加治疗的复杂性和风险,影响预后。

儿童:儿童胆汁淤积性肝病的病因可能与先天性胆道畸形等有关,治疗相对复杂。如果是先天性胆道闭锁等疾病,早期诊断和治疗非常关键,若延误治疗,可能会导致肝功能严重受损,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预后较差;而早期通过手术等治疗措施,部分患儿可改善预后,但需要长期随访观察。

五、预防措施

1.健康生活方式

合理饮食:保持均衡饮食,减少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如动物内脏、油炸食品等,因为高脂肪饮食可能会增加胆汁淤积的风险。增加蔬菜、水果等富含膳食纤维食物的摄入,有助于维持胆汁的正常代谢。

适度运动:适当的体育锻炼可以促进新陈代谢,有助于胆汁的排泄。例如,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等,可改善身体的代谢功能,对预防胆汁淤积性肝病有一定帮助。

2.避免药物滥用

用药前咨询:在使用任何药物前,尤其是可能对肝脏有影响的药物,如某些抗生素、抗结核药物等,应咨询医生或药师,了解药物的肝毒性风险。严格按照医嘱用药,避免自行增减药量或滥用药物。

定期体检:对于有基础疾病需要长期用药的人群,如患有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需要长期服用药物的患者,应定期进行肝功能检查,以便早期发现药物性肝损伤等胆汁淤积相关问题,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阅读全文
了解疾病
胆汁淤积性肝病
胆汁淤积性肝病主要是指患者的肝脏无法正常分泌和排泄胆汁,造成胆汁在其肝脏内淤积,反流入患者的血液内而引起的肝脏病变。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胆汁淤积性肝病应该怎么诊断
戚团结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三甲
胆汁淤积性肝病可以通过血液检查、B超检查、胆管胰腺造影术等方式来诊断,具体如下: 1、血液检查 患者可以通过血液检查的方式,明确血液中血清碱性磷酸酶、胆红素、血清谷氨酰转肽酶等物质的水平,帮助判断自身是否患有胆汁淤积性肝病。 2、B超检查 患者也可以通过B超检查,明确胆囊及肝脏大小,以及有没有结石、
宝宝大便发白怎么回事
郭庆辉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宝宝大便发白可能是饮食因素、脂溶性维生素吸收不良、先天性胆总管囊肿、胆道闭锁等因素引起的。 1.饮食因素 如果宝宝近期食用了过多的高脂肪食物,可能会导致脂肪消化不良,使大便颜色发白。 2.脂溶性维生素吸收不良 宝宝如果长期腹泻、消化不良,可能会导致脂溶性维生素(如维生素K、维生素A)吸收不良,从而使
胆汁淤积性肝病原因是什么?
郭朋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胆汁淤积性肝病的原因有中毒、感染、胆道的机械性梗阻等。 肝炎病毒感染、寄生虫感染、细菌感染等可以损害肝脏功能,导致肝细胞分泌代谢障碍,胆汁分泌减少,胆汁无法正常流入肠道引起胆汁淤积性肝病。肝脏具有解毒功能,接触有毒物质或者过量使用药物,毒物、药物的代谢产物要通过肝脏代谢,可能损害肝脏,导致胆汁排泄障
胆汁淤积性肝病可以治愈吗?
郭朋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胆汁淤积性肝病是否可以治愈,需要根据具体病情和病因来决定。对于能够去除胆汁淤积性肝病的病因,例如炎症感染、结石、肿瘤等因素导致胆汁淤积,病情还未发展到严重程度的患者,一般是可以治愈的。如果是自身免疫、遗传等因素所致,例如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肝细胞排泄胆汁异常等,且病情较为严重,甚至发展成肝癌等恶性程
胆汁淤积性肝病严重吗?
郭朋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胆汁淤积性肝病可能会有一定的严重性,但是病情的严重程度,还需要根据病情的发展状况以及自身的抗病能力的决定。胆汁淤积性肝病可能是遗传造成的,还有可能是肿瘤和感染造成的,但也不排除是变性和免疫的因素,会造成乏力和食欲减退症状,有些人会伴随皮肤瘙痒的现象,可以到医院经过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确诊。要做到早
肝病毒携带者如何进行母婴阻断?
郭朋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乙肝病毒携带者想要进行母婴阻断,若孕妇乙型肝炎表面抗原为阴性,无论体内是否存在HBV相关抗体,新生儿都需按“0、1、6个月”方案接种乙肝疫苗。若孕妇乙型肝炎表面抗原为阳性,新生儿必须及时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同时需按照“0、1、6个月”方案全程乙型肝炎疫苗。此外,家长日常应多注意护理,婴儿的免疫力较差
肝病毒载量多少正常?
郭朋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若用普通方法测量,则乙肝病毒载量正常值最高上限为10^7-10^8IU/mL,最低下限值为10^2IU/mL。若进行高灵敏检测试剂检测,则乙肝病毒载量最高上限为10^7-10^8IU/mL,最低下限在15-25IU/mL之间。可通过乙肝病毒载量数值判断乙肝病毒复制的情况,从而明确乙肝病毒感染者传染性
肝病毒会传染吗?
郭朋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乙肝病毒会传染。乙肝属于传染性疾病,可通过母婴、血液、体液等方式传播。且研究发现乙肝好发于存在多个性伴侣、存在不洁注射史、家庭成员中有乙型肝炎感染者的人群。确诊乙肝后需及时就诊,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病毒药物、抗纤维化药物治疗。若病情持续进展,已经进展到终末期肝硬化,有条件时应进行肝脏移植手术。此外,乙
肝病毒传播途径?
郭朋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乙肝一般指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可通过以下途径传播:一、母婴传播,妊娠期乙肝病毒患者,采取阴道分娩时,会增加婴儿的感染风险。二、血液传播,若既往有输血史或接受过血液透析,和乙肝患者共用牙刷、刮胡刀等情况的人群都会增加感染风险。三、体液传播,乙型肝炎病毒可经破损的皮肤及黏膜传播,若和乙肝患者进行无保护措
什么是乙肝病毒前s1抗原?
郭朋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乙肝病毒前S1抗原主要是用于早期诊断是否感染乙肝病毒的一种指标,因为乙肝病毒前S1抗原出现在急性乙肝感染的最早期,在转氨酶升高前即可查出,所以可以作为早期诊断乙肝病毒感染的检测指标,也是乙肝两对半检查,尤其是e抗原和HBV-DNA测定的重要补充和加强。如果检查发现乙肝病毒前S1抗原为阳性,说明患者体
肝病毒抗体阳性怎么回事
侯临平 副主任技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三甲
甲型肝炎通过消化道传播,即通常所说粪口途径传播,甲型肝炎病毒抗体如果阳性,证明既往感染过或者是近期感染甲型肝炎病毒,一旦甲型肝炎病毒抗体产生之后,人体对甲型肝炎病毒有免疫力,而且是终生免疫。甲肝病毒即甲型肝炎病毒,人体感染了甲型病毒之后机体的免疫系统会产生甲型肝炎病毒抗体,甲型肝炎病毒抗体是一种保护性抗体,当感染甲型肝炎病毒之后体内产生抗
自身免疫性肝病寿命有多久
毛华 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 三甲
自身免疫性肝病是长期性的肝病,如果不治疗,三年生存率是百分之五十、五年生存率是百分之十左右。如果自身免疫性疾病经过治疗,五年生存率可以达到百分之八十以上。对于自身免疫性肝病,如果不治疗,疾病的加重会引起肝硬化、门脉高压、肝性脑病、上消化道的出血,甚至会产生肝癌。如果发现自身免疫性的肝病,要积极的治疗,可以明显的延长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的生存
肝癌是否需要抗乙肝病毒治疗
陶国清 副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三甲
在我国,肝癌的病人大部分都有乙肝或者丙肝的背景,特别是乙肝的背景。肝癌的发生是多步骤,在乙肝或丙肝基础上多步骤发生的过程。在乙肝或者丙肝相关性肝硬化基础上,肝炎病毒的活跃复制,可以导致肝癌的发生和复发。肝炎病毒的活跃复制,大大增加了肝癌晚期肝脏疾病事件的发生率。所以在有肝炎背景的病人基础上,抗乙肝病毒治疗是非常需要的。抗乙肝病毒治疗,不仅
肝病能吸烟吗
高恒岭 副主任医师
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 三甲
肝病患者不能吸烟,吸烟对患者的危害比较大,吸烟时会产生很多的有害物质,包括尼古丁、一氧化碳等等,不仅影响肺部功能,并且肝病患者由于受吸烟的影响也会出现气促、呼吸困难等病情。另外吸烟还会影响食欲,而肝病患者也会出现食欲减退的情况。所以吸烟之后常会导致患者病情加重,不利于病变的恢复。
女性肝病有哪些症状
张春梅 副主任医师
滕州市中医医院 三甲
女性肝病发病期间,有可能会出现食欲不振、乏力、右上腹不适、黄疸、厌油腻等各种临床症状。肝炎发病期间,患者有可能会出现发烧症状,肝硬化发病期间,有可能会出现肝腹水以及上消化道出血的症状。由于个人体质以及原发病类型不同,其临床症状方面具有一定的差异,建议积极去医院肝胆科进行检查确诊。
肝病毒携带者可以打乙肝疫苗吗
张刚 副主任医师
日照市中医医院 三甲
乙肝病毒携带者不可以注射乙肝疫苗。乙肝病毒携带者说明机体已经感染乙肝病毒,而乙肝疫苗主要作用是预防乙肝病毒感染,注射乙肝疫苗前需复查乙肝五项,且乙肝五项结果需全部为阴性。如果乙肝五项当中的乙肝表面抗体呈阳性,但其数值在10到100之间,则需注射一针乙肝疫苗加强效果。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