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治疗肝硬化脾大
肝硬化脾大的治疗包括一般治疗、对症治疗脾大相关症状及并发症的防治。一般治疗涵盖病因治疗(针对病毒性、酒精性、自身免疫性肝病等不同病因采取相应治疗)和一般支持治疗(休息、合理饮食等);对症治疗脾大相关症状包括脾功能亢进的药物、介入、手术治疗(不同年龄、性别等因素影响治疗选择及术后情况);并发症防治包括上消化道出血(用β受体阻滞剂等预防及注意饮食等)和肝性脑病(限制蛋白质摄入、用药物酸化肠道等,不同年龄等因素影响处理)
一、一般治疗
1.病因治疗
对于病毒性肝炎导致的肝硬化脾大,若为乙肝且符合抗病毒指征可使用抗病毒药物,如恩替卡韦等抑制病毒复制,延缓肝硬化进展从而减轻脾大情况;若为丙肝可使用直接抗病毒药物(DAA)进行抗病毒治疗。对于酒精性肝硬化脾大,必须严格戒酒,避免酒精进一步损伤肝脏加重病情。对于自身免疫性肝病导致的肝硬化脾大,需根据具体病情使用免疫抑制剂等进行治疗,如自身免疫性肝炎可使用泼尼松等药物调节免疫。不同病因的肝硬化其发病机制不同,针对病因治疗是从根本上控制肝硬化进展进而缓解脾大的关键,年龄不同对病因治疗药物的耐受性等可能不同,比如儿童使用某些抗病毒药物需考虑其肝肾功能及药物代谢特点等;性别差异一般不影响病因治疗的大原则,但在药物不良反应等方面可能有细微差别,比如某些药物对女性内分泌等影响可能与男性不同,但在病因治疗选择上主要依据疾病本身;生活方式方面,严格戒酒等生活方式改变对酒精性肝硬化患者至关重要;有相关病史的患者在选择病因治疗药物时需考虑既往用药史及药物相互作用等情况。
2.一般支持治疗
患者需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因为过度劳累会加重肝脏负担。饮食上要给予高热量、高蛋白、维生素丰富且易消化的食物,若患者有肝性脑病倾向需限制蛋白质摄入。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饮食的热量、蛋白质等摄入量要求不同,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蛋白质等营养物质摄入需满足生长需求但又要根据肝功能情况调整;性别对饮食一般无特殊要求,但女性在孕期等特殊时期若合并肝硬化脾大需特别注意饮食营养均衡;生活方式中规律的作息和合理饮食对病情控制非常重要;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在饮食上还需考虑基础疾病对饮食的特殊要求,比如合并糖尿病的肝硬化脾大患者需控制糖分摄入等。
二、对症治疗脾大相关症状
1.脾功能亢进的治疗
药物治疗:可使用升血细胞药物,如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等刺激骨髓造血,改善脾功能亢进导致的血细胞减少情况,但药物使用需谨慎评估患者病情及身体状况,不同年龄患者对药物的耐受性不同,儿童使用时需严格按照儿童剂量等使用;对于脾功能亢进导致的血小板减少,还可使用一些改善血管通透性等的药物,但需依据循证医学证据合理选择。
介入治疗: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可降低门静脉压力,减轻脾大及脾功能亢进。但该治疗有一定的适应证和禁忌证,需严格评估患者情况,比如患者肝功能Child-Pugh分级等情况,不同年龄患者进行TIPS治疗的风险和预后可能不同,儿童进行该操作需充分考虑其身体耐受性等;性别差异一般不影响该操作的基本适应证和禁忌证判断,但术后恢复等可能因性别有细微差别;生活方式方面术后患者需注意休息等;有相关病史患者需考虑既往手术史等对该操作的影响。
手术治疗:脾切除术是治疗脾大及脾功能亢进的有效方法,但手术有一定风险,如出血、感染等。对于符合手术指征的患者可考虑脾切除术,然而儿童一般优先考虑非手术治疗,因为儿童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脾切除后感染风险增加;女性患者若有生育计划等需在术前充分评估手术对生育等方面的影响;生活方式上术后患者需逐渐恢复活动等;有相关病史患者需评估手术风险与原发病的关系等。
三、并发症的防治
1.上消化道出血的防治
对于存在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肝硬化脾大患者,需使用β受体阻滞剂如普萘洛尔等降低门静脉压力,预防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同时要注意患者的饮食,避免进食坚硬、粗糙的食物,以防划破曲张的静脉导致出血。不同年龄患者使用β受体阻滞剂需考虑药物对心率、血压等的影响,儿童使用需谨慎;性别对药物的代谢等可能有一定影响,但主要依据病情使用;生活方式中避免剧烈咳嗽、用力排便等增加腹压的情况;有相关病史患者需考虑既往心血管疾病等对药物使用的影响。
2.肝性脑病的防治
当患者出现肝性脑病倾向时,要限制蛋白质摄入,给予乳果糖等药物酸化肠道、促进氨的排出。对于不同年龄患者,肝性脑病的表现和处理有差异,儿童肝性脑病的诱因和成人可能不同,处理上需更谨慎调整药物等;性别对肝性脑病的发生发展一般无特殊决定作用,但在药物代谢等方面可能有差异;生活方式中要保持患者大便通畅等;有相关病史患者需考虑既往肝性脑病发作史等对当前治疗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