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孟氏骨折
孟氏骨折指尺骨上1/3骨折合并桡骨头脱位的联合损伤,由GiovanniBattistaMonteggia于1814年首先报道。病因包括直接暴力(如重物打击、机器绞伤)和间接暴力(跌倒手掌着地)。临床表现为肘部及前臂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畸形等,可能伴有神经血管损伤。诊断依靠病史、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X线、CT、MRI)。治疗分保守(手法复位加外固定)和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保守适用于儿童青枝骨折或成人无明显移位骨折,手术用于多数成人和手法复位失败的儿童骨折。特殊人群中,儿童治疗应尽量保守,注意观察;老年人需全面评估身体状况,加强营养和预防并发症;运动员要注重恢复关节运动功能和力量。康复训练在骨折固定期和拆除固定后都很重要,预后与多种因素有关,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并发症,治疗后需定期复查和康复训练。
一、孟氏骨折的定义
孟氏骨折指的是尺骨上1/3骨折合并桡骨头脱位的一种联合损伤。这种骨折类型最初由意大利外科医生GiovanniBattistaMonteggia于1814年首先报道,故而得名。
二、孟氏骨折的病因
1.直接暴力:较为少见,多为暴力直接作用于尺骨近端背侧,如重物打击、机器绞伤等,可造成尺骨横断或粉碎骨折,同时合并桡骨头脱位。
2.间接暴力:是常见的致伤原因。多为跌倒时手掌着地,肘关节处于伸直位或过伸位,暴力沿桡骨向上传导,导致桡骨头撞击肱骨小头,同时造成尺骨上1/3骨折,骨折断端的移位可使桡骨头脱位。
三、孟氏骨折的临床表现
1.症状:患者伤后肘部及前臂疼痛、肿胀明显,活动受限。部分患者可感觉到肘部有明显的畸形,可伴有局部压痛,在尺骨骨折处和桡骨头部位压痛尤为显著。
2.体征:可见肘部及前臂的畸形,如肘关节半屈曲位,前臂缩短等。检查时可触及脱位的桡骨头,同时可发现尺骨骨折处的异常活动。此外,还可能伴有神经、血管损伤的表现,如手部麻木、感觉减退、桡动脉搏动减弱等。
四、孟氏骨折的诊断
1.病史:详细询问患者的受伤经过,如受伤时的姿势、外力作用的方式等,对于判断骨折的类型和机制有重要意义。
2.体格检查:对肘部和前臂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包括观察畸形情况、压痛部位、关节活动度等。同时,检查手部的感觉、运动和血液循环情况,以评估是否合并神经、血管损伤。
3.影像学检查:X线检查是诊断孟氏骨折的重要方法,应拍摄包括肘关节和腕关节的正侧位片,以明确骨折的部位、类型和桡骨头脱位的方向。对于一些复杂的病例,可能还需要进行CT或MRI检查,以更清晰地显示骨折的细节和软组织损伤情况。
五、孟氏骨折的治疗
1.保守治疗:对于儿童的青枝骨折或成人无明显移位的骨折,可尝试手法复位。复位后使用石膏或支具进行外固定,固定时间一般为46周。在固定期间,需定期复查X线,观察骨折愈合情况和桡骨头的位置。
2.手术治疗:对于大多数成人孟氏骨折和手法复位失败的儿童骨折,通常需要手术治疗。手术的目的是恢复尺骨的连续性和桡骨头的正常解剖位置,常用的手术方法包括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使用钢板、螺钉等固定尺骨骨折,同时修复或重建相关的韧带和关节囊。
六、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骨骼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骨折愈合能力较强,但如果治疗不当,可能会影响骨骼的生长和发育。在治疗过程中,应尽量采用保守治疗方法,减少手术创伤。固定期间要注意观察患儿的患肢血液循环和感觉情况,避免因固定过紧导致并发症。此外,要指导患儿进行适当的功能锻炼,以促进骨折愈合和关节功能恢复。
2.老年人:老年人往往伴有骨质疏松,骨折愈合相对较慢,且可能合并其他基础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在治疗前,需全面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术后要加强营养支持,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同时注意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如肺部感染、深静脉血栓等。
3.运动员:运动员对肘部和前臂的功能要求较高,孟氏骨折的治疗不仅要考虑骨折的愈合,还要注重恢复关节的运动功能和力量。在康复过程中,应制定专业的康复训练计划,逐步增加训练强度,以确保运动员能够尽快恢复到受伤前的运动水平。
七、康复与预后
1.康复训练:无论是保守治疗还是手术治疗,康复训练都非常重要。在骨折固定期间,可进行手指和腕关节的主动活动,以促进血液循环,减轻肿胀。拆除固定后,逐渐开始进行肘关节和前臂的屈伸、旋转等活动,同时可配合物理治疗,如热敷、按摩等,以缓解疼痛和肌肉紧张。
2.预后:孟氏骨折的预后与骨折的类型、治疗方法、患者的年龄和康复情况等因素有关。如果治疗及时、方法得当,大多数患者可恢复良好的关节功能。但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一些并发症,如骨折不愈合、桡骨头再脱位、肘关节僵硬等,影响关节的功能和生活质量。因此,患者在治疗后应定期复查,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康复训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