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功能不全会引发多方面症状,消化系统方面有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胀;全身方面有乏力、黄疸(包括皮肤巩膜黄染、尿液颜色改变);出血倾向方面有鼻出血、牙龈出血;内分泌紊乱方面有性激素代谢异常(男性乳房发育、女性月经紊乱)、蜘蛛痣和肝掌;神经系统方面有肝性脑病早期表现(注意力不集中、欣快或淡漠、睡眠倒错等,儿童表现可能不同)。
一、消化系统相关症状
1.食欲减退:肝功能不全时,肝脏分泌胆汁的功能可能受影响,胆汁是帮助消化脂肪等物质的重要液体,胆汁分泌异常会导致患者消化功能下降,进而出现食欲减退的情况,这在各年龄段、不同性别、不同生活方式及病史的肝功能不全患者中较为常见,比如患有慢性肝病的人群可能长期存在食欲不佳的状况。
2.恶心、呕吐:肝脏功能异常会影响机体的代谢和解毒等多方面功能,体内代谢产物积累或毒素刺激胃肠道,可引发恶心、呕吐症状。无论是儿童还是成人,肝功能不全时都可能出现此类表现,对于有基础肝病病史的患者,此症状可能更为频繁。
3.腹胀:肝功能不全可能导致胃肠蠕动减慢,消化吸收功能紊乱,肠道内气体积聚等,从而引起腹胀。不同年龄阶段的肝功能不全患者都可能出现腹胀,比如老年肝功能不全患者,本身胃肠功能相对较弱,腹胀症状可能更易凸显。
二、全身症状
1.乏力:肝脏是人体重要的代谢器官,肝功能不全时,机体的能量代谢、蛋白质代谢等都会受到影响,身体获取和利用能量的过程受阻,患者会经常感到乏力,这种乏力感在各年龄段和性别的肝功能不全患者中普遍存在,即使是生活方式较为健康的人群,若发生肝功能不全也会出现乏力表现。
2.黄疸
皮肤、巩膜黄染:肝功能不全时,肝脏对胆红素的摄取、结合和排泄功能发生障碍,导致血液中胆红素浓度升高,胆红素沉积在皮肤和巩膜等组织中,引起皮肤、巩膜黄染。新生儿肝功能不全时,若出现黄疸需高度重视,因为新生儿血-脑屏障发育不完善,高胆红素血症可能导致胆红素脑病等严重并发症;对于成年女性,黄疸可能会影响其外观形象,给心理带来一定压力;有长期饮酒史导致肝功能不全的人群,黄疸也是常见表现之一。
尿液颜色改变:血液中胆红素升高,经肾脏排泄时,尿液中胆红素含量增加,可使尿液颜色加深,呈浓茶色等。不同年龄、性别和病史的肝功能不全患者尿液颜色改变情况相似,但对于儿童患者,家长需密切观察尿液颜色变化,以便及时发现病情变化。
三、出血倾向相关症状
1.鼻出血:肝功能不全时,肝脏合成凝血因子的功能减退,导致凝血功能障碍,容易出现鼻出血等出血倾向。各年龄段的肝功能不全患者都可能发生鼻出血,老年患者由于血管弹性下降等因素,鼻出血可能相对更难止住;有血液系统基础病史同时合并肝功能不全的患者,鼻出血情况可能更为复杂。
2.牙龈出血:同样是因为凝血因子合成减少,凝血功能异常,患者在刷牙或咀嚼等情况下易出现牙龈出血。儿童肝功能不全时发生牙龈出血需考虑是否存在先天性肝病等情况,进行全面评估;女性肝功能不全患者在生理期等特殊时期,牙龈出血可能会加重。
四、内分泌紊乱相关症状
1.性激素代谢异常
男性乳房发育:肝功能不全时,肝脏对雌激素的灭活作用减弱,导致体内雌激素水平相对升高,男性患者可能出现乳房发育的情况。不同年龄的男性肝功能不全患者都可能出现此症状,对于青春期前男性肝功能不全患者,乳房发育可能会影响其心理和身体发育;成年男性有长期肝病病史出现乳房发育需警惕病情进展。
女性月经紊乱:女性肝功能不全时,雌激素和孕激素等性激素代谢失衡,可导致月经周期紊乱、月经量改变等。不同年龄段的女性肝功能不全患者月经紊乱表现不同,年轻女性可能影响生育计划等,围绝经期女性肝功能不全时月经紊乱可能与自身围绝经期生理变化和肝功能不全共同作用有关。
2.蜘蛛痣和肝掌
蜘蛛痣:是一种特殊的毛细血管扩张症,表现为中心部直径2mm以下的圆形小血管瘤,向四周伸出许多毛细血管,形似蜘蛛。肝功能不全时,对雌激素的灭活作用减弱,雌激素水平升高导致小动脉扩张形成蜘蛛痣,可见于面部、颈部、上胸部、肩部及上肢等部位。各年龄段和性别的肝功能不全患者都可能出现蜘蛛痣,儿童肝功能不全出现蜘蛛痣较为罕见,多提示病情较重;女性患者面部出现蜘蛛痣可能影响美观。
肝掌:表现为手掌大鱼际、小鱼际和指端腹侧部位皮肤出现片状充血,或是红色斑点、斑块,加压后变成苍白色。同样是由于雌激素灭活减少,雌激素水平升高引起,在肝功能不全患者中较为常见,不同人群出现肝掌的表现程度可能因个体差异和病情严重程度不同而有所不同。
五、神经系统相关症状
1.肝性脑病早期表现:在肝功能不全严重时,可出现肝性脑病相关症状,早期可能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欣快或淡漠、睡眠倒错等。对于有严重肝功能不全病史的患者,需密切观察这些早期神经精神症状,儿童肝性脑病的表现可能与成人有所不同,儿童可能出现烦躁不安、哭闹等异常表现,需要特别关注其神经系统变化以早期发现肝性脑病并进行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