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颌畸形矫正常用的方法有哪些
牙齿矫正主要有传统固定矫治器、隐形矫治、功能性矫治器矫正、正颌外科手术矫正等方式。传统固定矫治器通过黏结托槽和弓丝施加矫治力,适用于大多数常见牙颌畸形,优势是能精确控牙移动但患者异物感强、口腔卫生维护难且复诊频繁;隐形矫治由透明可摘矫治器组成,适用于轻中度牙颌畸形,美观、摘戴方便且口腔卫生易维护但矫治力小、疗程长、费用高;功能性矫治器通过改变口面部肌肉功能影响颌骨发育和牙齿位置,适用于生长发育期患者,可利用生长潜力矫正但效果受生长发育潜力影响大且患者配合度要求高;正颌外科手术针对严重骨性牙颌畸形,能矫正骨性畸形但创伤大、风险高、恢复长,特殊人群一般不适合。
一、传统固定矫治器矫正
1.原理及构成:传统固定矫治器是通过黏结剂将托槽黏结于牙面,然后用弓丝连接托槽来施加矫治力,从而使牙齿发生移动以达到矫正牙颌畸形的目的。其主要由托槽、带环、弓丝等组成。托槽是黏结在牙齿表面的小装置,弓丝则是通过弹性形变产生矫治力来引导牙齿移动。例如,方丝弓矫治器就是典型的传统固定矫治器,它利用不同规格的弓丝在不同阶段对牙齿进行三维方向的移动矫正。
2.适用情况:适用于大多数常见的牙颌畸形,如牙齿拥挤、牙列稀疏、牙齿反颌(地包天)、牙齿错位等情况。对于不同年龄阶段的患者都有一定的适用性,但一般青少年时期是较为理想的矫正时期,因为此时牙齿的牙槽骨代谢活跃,牙齿移动相对较快且效果较好。不过对于一些复杂的牙颌畸形,如严重的骨性牙颌畸形可能需要结合其他治疗方法,但基础的牙齿移动矫正可以通过传统固定矫治器来进行前期的排齐等操作。
3.优势与局限性:优势在于能够精确地控制牙齿的移动方向和距离,矫治效果较为稳定。通过合理设计弓丝和托槽的组合,可以实现复杂的牙齿移动。然而,其局限性在于佩戴时患者口腔异物感较强,口腔卫生维护相对困难,如果不注意口腔清洁,容易导致龋齿、牙龈炎等问题。而且矫治过程中复诊调整弓丝等操作相对较为频繁。
二、隐形矫治
1.原理及构成:隐形矫治器是由一系列透明的、可自行摘戴的矫治器组成。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制作,根据患者的牙齿模型生成一系列逐渐改变牙齿位置的矫治器。每一副矫治器都有特定的矫治力,患者通过定期更换新的矫治器来逐步移动牙齿。其构成主要是透明的高分子材料制成的矫治器主体。
2.适用情况:适用于轻中度的牙颌畸形,如轻度的牙齿拥挤、牙列稀疏、轻度的牙齿扭转等情况。对于一些对美观要求较高的患者,隐形矫治器具有明显的优势,因为其透明的外观几乎不影响患者的美观。一般来说,青少年及成年患者均可适用,但对于严重的骨性牙颌畸形可能效果有限。
3.优势与局限性:优势在于美观性好,患者可以自行摘戴,不影响正常的社交、进食等日常生活。而且口腔卫生维护相对容易,因为可以随时取下矫治器进行清洁。然而,其局限性在于矫治力相对较小,对于一些复杂的牙颌畸形可能需要较长的治疗时间,而且费用相对较高。同时,如果患者不能按时佩戴矫治器,可能会影响矫治效果。
三、功能性矫治器矫正
1.原理及构成:功能性矫治器主要是通过改变口面部肌肉的功能状态来影响颌骨的生长发育和牙齿的位置。其构成包括不同类型的功能性部件,如唇挡、颊屏、颌垫等。例如,肌激动器就是一种常见的功能性矫治器,它通过调整下颌的位置,刺激下颌骨的生长,同时引导牙齿的萌出和排列。
2.适用情况:主要适用于处于生长发育期的患者,用于矫正由于肌肉功能异常导致的牙颌畸形,如安氏Ⅱ类错颌(下颌后缩)等情况。对于处于替牙期或恒牙早期的患者,如果存在颌骨生长发育不足或异常的情况,功能性矫治器可以起到较好的引导和矫正作用。
3.优势与局限性:优势在于可以利用生长发育高峰期的潜力来矫正牙颌畸形,通过调整肌肉功能来影响颌骨和牙齿的发育,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骨性畸形的趋势。然而,其局限性在于矫治效果受患者的生长发育潜力影响较大,对于生长发育接近完成的患者效果可能不太理想。而且佩戴功能性矫治器时患者可能会有一定的不适感,需要患者有较好的配合度来坚持佩戴。
四、正颌外科手术矫正
1.原理及适用情况:正颌外科手术是针对严重的骨性牙颌畸形患者,通过手术的方法移动颌骨的位置来矫正骨性的错颌畸形。例如,对于严重的上颌前突、下颌前突或后缩等骨性畸形,需要通过正颌手术将颌骨移动到合适的位置,然后再配合牙齿的正畸治疗来达到理想的牙颌关系和面部美观。一般来说,只有当牙颌畸形是由明显的骨骼发育异常引起,且通过单纯的正畸治疗无法达到理想效果时,才考虑正颌外科手术。
2.优势与风险:优势在于能够从根本上矫正严重的骨性牙颌畸形,改善面部的外观和咬合功能。然而,正颌手术是一种创伤性较大的治疗方法,存在一定的手术风险,如出血、感染、神经损伤等。而且术后恢复时间较长,需要患者在术后严格按照医生的要求进行护理和康复,同时正畸治疗也需要持续配合来调整牙齿的位置以达到稳定的咬合关系。特殊人群如孕妇、患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一般不适合进行正颌手术,因为手术风险会大大增加,需要在病情稳定且经过多学科评估后谨慎考虑是否进行手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