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慢性牙龈炎
慢性牙龈炎是最常见的牙龈疾病,由牙菌斑、牙结石等局部刺激因素引发,有牙龈色泽、质地、出血、肿胀等临床表现,可通过口腔检查等诊断,预防需保持良好口腔卫生、定期检查洁治、纠正不良习惯,治疗主要是基础治疗清除局部刺激因素来消除炎症以保持口腔健康
一、慢性牙龈炎的定义
慢性牙龈炎是牙龈组织的慢性炎症,主要由牙菌斑、牙结石等局部刺激因素引起,是最常见的牙龈疾病。牙菌斑是不断积聚在牙齿表面的细菌薄膜,若未及时清除,会引发牙龈的炎症反应。
二、病因
1.牙菌斑:是引发慢性牙龈炎的始动因子,细菌在牙菌斑中生长繁殖,产生的有害物质刺激牙龈组织,导致炎症发生。任何年龄、性别、生活方式的人群都可能因口腔卫生不佳导致牙菌斑堆积,例如长期不认真刷牙、使用牙线等清洁工具的人,更容易出现牙菌斑积聚。有牙周病史的人群,由于自身牙周组织已存在一定问题,更易受到牙菌斑的影响而引发慢性牙龈炎。
2.牙结石:牙菌斑逐渐矿化形成牙结石,牙结石比牙菌斑更难清除,会持续刺激牙龈,使牙龈炎症加重且不易消退。对于一些唾液分泌成分异常的人群,可能会加速牙结石的形成,比如患有某些代谢性疾病的患者,其唾液成分改变可能导致牙结石更快沉积。
3.食物嵌塞:食物残渣嵌塞在牙齿邻面,会压迫牙龈组织,有利于细菌滋生,进而引发牙龈炎症。例如一些咬合关系不良的人,更容易出现食物嵌塞情况,如牙齿排列不整齐、有缺失牙未及时修复等情况的人群,食物嵌塞的概率较高,从而增加慢性牙龈炎的发病风险。
4.不良修复体:不合适的假牙、补牙材料等不良修复体,会刺激牙龈组织,导致牙龈炎症。对于佩戴假牙的人群,如果假牙的材质不合适或者佩戴不贴合,就容易引发牙龈炎症。一些有过口腔修复史但修复效果不佳的人群,也可能因不良修复体而患上慢性牙龈炎。
三、临床表现
1.牙龈色泽改变:正常牙龈呈粉红色,慢性牙龈炎患者牙龈颜色变为鲜红或暗红色,这是因为牙龈组织内血管扩张、充血。不同年龄、性别的人群牙龈色泽改变的表现可能无明显差异,但对于儿童来说,由于口腔卫生习惯养成尚不完善,牙龈色泽改变可能更易被忽视;而老年人可能因全身健康状况影响,牙龈炎症表现可能与年轻人有所不同,但核心是色泽的异常改变。
2.牙龈质地改变:牙龈变得松软脆弱,缺乏弹性。炎症时牙龈组织内纤维结缔组织水肿、变性,导致质地改变。生活方式不健康、口腔卫生差的人群,牙龈质地改变可能更为明显。比如长期吸烟的人,烟草中的有害物质会影响牙龈组织的代谢,使牙龈质地更容易出现异常。
3.牙龈出血:常表现为刷牙时出血、咬硬物时出血或自发性出血。刷牙时牙刷刺激发炎的牙龈,导致出血;咬苹果等硬物时,也会因牙龈受力而出血。有牙龈出血情况的人群,尤其是长期出血的,需要警惕慢性牙龈炎的可能。对于妊娠期女性,由于体内激素水平变化,更容易出现牙龈出血情况,这是因为激素改变会加重牙龈对局部刺激的反应,使得妊娠期女性成为牙龈出血较为常见的特殊人群。
4.牙龈肿胀:牙龈组织肿胀,可使牙龈边缘变厚,龈乳头呈球状增生。肿胀的牙龈可能会覆盖部分牙面,影响口腔的正常功能和美观。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群,牙龈肿胀的程度可能不同,儿童可能因口腔卫生问题导致牙龈肿胀相对较急,而老年人可能因长期炎症积累,肿胀相对较为慢性。
四、诊断方法
1.口腔检查:医生通过视诊观察牙龈的色泽、质地、形态等情况,同时用探针检查牙龈沟的深度、有无探诊出血等。检查时要注意不同人群的口腔特点,比如儿童口腔较小,检查时需更耐心细致;老年人可能有牙齿磨损、松动等情况,检查时要考虑这些因素对牙龈状况判断的影响。
2.菌斑、牙结石检查:通过肉眼或器械观察牙齿表面菌斑和牙结石的存在情况,菌斑可以用染色剂染色后更清晰地显示,牙结石则可通过触诊感知其存在。对于有口腔卫生不良史的人群,菌斑和牙结石的检查更为重要,能帮助明确病因。
五、预防与治疗原则
1.预防
保持良好口腔卫生:每天早晚正确刷牙,每次刷牙时间不少于3分钟,使用合适的牙刷和牙膏;使用牙线或间隙刷清洁牙齿邻面。不同年龄的人群刷牙方法可能需要适当调整,儿童需要家长帮助监督并指导正确刷牙方法;老年人如果有手部活动不便等情况,可以选择电动牙刷等辅助工具。
定期口腔检查和洁治:建议每6-12个月进行一次口腔检查,每6-12个月进行一次洁治(洗牙),清除牙菌斑和牙结石。妊娠期女性由于特殊的生理状况,更应增加口腔检查的频率,一般建议每3个月进行一次口腔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牙龈问题。
纠正不良习惯:如纠正口呼吸、避免过度吸烟等。有口呼吸习惯的人群,要积极治疗鼻部疾病以纠正口呼吸;吸烟者应尽量戒烟或减少吸烟量,因为吸烟会加重牙龈炎症。
2.治疗
基础治疗:通过洁治术彻底清除龈上牙结石,对于龈下牙结石较深的情况可能需要进行龈下刮治术。基础治疗是治疗慢性牙龈炎的关键步骤,通过去除局部刺激因素,消除牙龈炎症。不同患者的牙结石情况不同,治疗时洁治或刮治的力度和范围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调整。例如,对于有较多龈下牙结石的患者,需要更细致地进行龈下刮治操作。
总之,慢性牙龈炎是由多种局部因素引起的牙龈慢性炎症,通过了解其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方法以及预防和治疗原则,人们可以更好地预防和应对慢性牙龈炎,保持口腔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