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预防牙龈萎缩
保持口腔健康需从多方面入手,包括保持良好口腔卫生(正确刷牙、使用牙线或牙缝刷)、定期口腔检查和洁治、纠正不良口腔习惯(避免过度刷牙等、减少吸烟饮酒)、均衡饮食补充营养(摄入富含维生素、钙和蛋白质的食物)、控制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患者控制病情并注意口腔相关情况)来预防牙龈萎缩等口腔问题。
一、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
1.正确刷牙:每天至少刷牙两次,每次刷牙时间不少于3分钟,选择软毛牙刷,采用巴氏刷牙法,将牙刷与牙长轴呈45°角指向根尖方向,按照牙龈-牙面-咬合面的顺序,使刷毛进入龈沟和邻间区,水平轻轻震颤,每部位重复刷数次,然后转动牙刷,清洁牙齿的唇舌面。科学的刷牙方式能有效清除牙菌斑,牙菌斑是导致牙龈萎缩的重要因素之一,多项研究表明,坚持正确刷牙可显著降低牙龈炎和牙龈萎缩的发生风险。对于儿童,家长应帮助并监督其正确刷牙,由于儿童手部精细动作发育不完善,可选择儿童专用软毛牙刷,并耐心教导刷牙方法,一般建议3岁左右开始学习刷牙,逐渐培养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
2.使用牙线或牙缝刷:每天使用牙线或牙缝刷清洁牙缝,尤其是牙齿邻接面,牙菌斑容易在牙缝中堆积,而牙线或牙缝刷能有效清除这些部位的菌斑。成年人可每天使用1次牙线,对于牙缝较宽或有牙间隙的人群,可能需要更频繁地使用牙缝刷。老年人由于牙齿可能存在松动、移位等情况,使用牙线或牙缝刷时要注意力度,避免损伤牙龈,可选择适合自己牙齿状况的牙线或牙缝刷产品。
二、定期口腔检查和洁治
1.定期口腔检查:建议每6-12个月进行一次口腔检查,口腔医生可以通过专业检查发现早期的牙龈问题,如牙龈红肿、出血等情况,并及时进行干预。对于有牙周疾病家族史、吸烟等高危因素的人群,应缩短口腔检查的间隔时间,如每3-6个月检查一次。儿童也应定期进行口腔检查,一般1-2岁时可开始第一次口腔检查,以便及时发现乳牙期可能出现的口腔问题,如乳牙龋齿、牙龈异常等,早期干预有助于保障儿童口腔健康发育。
2.定期洁治:每年至少进行1-2次洁治(洗牙),清除牙齿表面的牙结石、菌斑等。牙结石是不断沉积形成的,会刺激牙龈,导致牙龈炎症进而引发牙龈萎缩,通过洁治可以有效去除牙结石,维护牙龈健康。对于患有牙周炎的患者,可能需要更频繁的洁治,一般每3-4个月就需要进行一次洁治,同时可能还需要配合其他牙周治疗措施。孕妇由于体内激素变化,更容易出现牙龈问题,在孕期也应定期进行洁治,但要选择在孕期相对安全的阶段进行,一般怀孕4-6个月时较为适宜,以避免因牙龈问题影响自身和胎儿健康。
三、纠正不良的口腔习惯
1.避免过度刷牙或使用硬毛牙刷:过度刷牙会损伤牙龈组织,导致牙龈萎缩,应避免用力横刷牙齿。硬毛牙刷也会对牙龈造成机械性损伤,所以要选择软毛牙刷。对于一些有夜间磨牙习惯的人,可在夜间佩戴咬合板,减少牙齿磨损和对牙龈的不良影响,磨牙会使牙齿受力不均,进而影响牙龈的支持组织,长期磨牙可能导致牙龈萎缩加重。青少年处于牙齿发育阶段,如果有吐舌、咬唇等不良口腔习惯,应及时纠正,这些不良习惯可能会影响牙齿排列和牙龈的正常发育,例如吐舌习惯可能导致前牙开合,同时影响牙龈的位置和健康。
2.减少吸烟和饮酒:吸烟会影响口腔局部的血液循环,使牙龈组织缺氧,降低牙龈的抵抗力,增加牙龈萎缩的发生风险。研究显示,吸烟者患牙龈萎缩的概率明显高于非吸烟者。饮酒过量也会对口腔健康产生不利影响,酒精会刺激口腔黏膜和牙龈,干扰口腔的正常代谢。对于吸烟者,应尽量戒烟,可通过逐渐减少吸烟量、使用戒烟产品等方式帮助戒烟。饮酒者要控制饮酒量,男性每天饮酒的酒精量不超过25克,女性不超过15克,以维护口腔和全身健康。
四、均衡饮食,补充营养
1.摄入富含维生素的食物:维生素C和维生素D对牙龈健康非常重要。维生素C参与牙龈组织的胶原蛋白合成,缺乏维生素C会导致牙龈脆弱、容易出血和萎缩。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有柑橘类水果、草莓、猕猴桃、西兰花等,建议每天摄入足够的此类食物以满足身体对维生素C的需求。维生素D有助于钙的吸收,而钙是维持牙齿和牙龈健康的重要矿物质,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有深海鱼类、蛋黄、奶制品等,适当晒太阳也可以促进体内维生素D的合成,一般每天晒太阳15-30分钟即可,但要注意避免阳光直射过强的时段。对于素食者等维生素D摄入可能不足的人群,可在医生指导下适当补充维生素D制剂。
2.保证钙和蛋白质的摄入:钙是牙齿和骨骼的主要组成成分,蛋白质是身体组织的重要构成物质,充足的钙和蛋白质摄入有助于维持牙龈和牙齿周围组织的健康。富含钙的食物有牛奶、豆制品、坚果等,富含蛋白质的食物有瘦肉、鱼类、蛋类、豆类等。老年人由于钙吸收能力下降,更要注意钙的补充,可选择一些钙强化食品或钙剂,但要注意钙剂的选择和服用方法,避免与某些药物相互作用。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需要充足的钙和蛋白质来支持牙齿和牙龈的发育,应保证每天摄入足够的富含钙和蛋白质的食物,如每天饮用300-500毫升牛奶,摄入适量的肉类、蛋类等。
五、控制全身性疾病
1.糖尿病: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控制不佳,容易出现口腔感染,包括牙龈炎症,进而增加牙龈萎缩的发生风险。糖尿病患者应积极控制血糖,将空腹血糖控制在7mmol/L以下,餐后血糖控制在10mmol/L以下,同时要保持口腔卫生,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和治疗。对于患有糖尿病的孕妇,更要严格控制血糖,因为孕期糖尿病对自身和胎儿口腔健康都有不良影响,高血糖环境有利于细菌生长繁殖,容易引发牙龈感染,导致牙龈萎缩等问题。
2.高血压:高血压患者如果血压控制不稳定,可能会影响牙龈的血液循环,增加牙龈萎缩的可能性。高血压患者应遵循医生的建议,按时服用降压药物,将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一般收缩压控制在140mmHg以下,舒张压控制在90mmHg以下。同时,在口腔治疗前应告知医生自己的高血压病情,以便医生采取相应的措施,例如在洗牙等口腔操作时,要注意监测血压,避免因口腔操作引起血压波动过大而导致不良后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