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胫骨平台骨折的治疗分为早期治疗和康复训练阶段,还有生活方式与注意事项。早期治疗包括骨折复位与固定(根据情况选复位方法,用外固定或内固定)、制动与抬高患肢(严格制动,抬高患肢促回流消肿);康复训练分早期(1-2周,肌肉收缩和小范围关节活动)、中期(3-8周,渐进关节活动度和部分负重)、后期(8周以上,力量、平衡与步态训练);生活方式与注意事项涉及饮食(保证营养、忌刺激等)、生活习惯(休息体位、定期复查)、特殊人群(儿童训练谨慎、老年循序渐进并控基础病)。
一、早期治疗阶段
1.骨折复位与固定:
复位方式:对于左胫骨平台骨折,首先需根据骨折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复位方法。如果是无移位或轻度移位的骨折,可采用保守治疗中的手法复位;若骨折移位明显,多需手术复位。手术复位可通过切开复位的方式,借助手术器械精确恢复骨折端的解剖关系。例如,在一些研究中显示,手术复位能够更好地恢复关节面的平整,为骨折的良好愈合创造条件。
固定方法:复位后需要进行固定。固定方式包括外固定和内固定。外固定如石膏外固定,适用于一些稳定性骨折,但固定时间相对较长;内固定则常用钢板、螺钉等内固定装置,能提供更稳定的固定效果,有利于骨折的愈合。内固定的应用在临床中广泛,研究表明其可以促进骨折更早地达到临床愈合标准。
2.制动与抬高患肢:
制动要求:骨折后需要严格制动,限制左下肢的活动,避免骨折端再次移位。制动时间根据骨折的愈合情况而定,一般需要4-6周左右,但具体还需结合X线等检查来判断骨折端的稳定情况。在制动期间,要确保制动装置牢固可靠,如石膏固定要检查松紧度等。
抬高患肢:将左下肢抬高,高于心脏水平,这样有利于促进血液回流,减轻患肢的肿胀。一般建议抬高30°左右,可在休息时在下肢下方垫软枕等,持续抬高对于减轻肿胀、促进血液循环恢复非常重要,这在很多骨折的早期处理指南中都有提及。
二、康复训练阶段
1.早期康复训练(伤后1-2周):
肌肉收缩训练:在骨折固定后,就可以开始进行左下肢肌肉的等长收缩训练。比如股四头肌、腓肠肌等的等长收缩,每次收缩持续5-10秒,然后放松,重复10-15次,每天可进行3-4组。这种训练可以防止肌肉萎缩,促进血液循环,而且对于骨折端的稳定也有一定的好处,研究发现早期进行肌肉等长收缩训练能够维持肌肉的力量和质量。
关节活动度训练:在医生的指导下,逐步开始左膝关节的小范围屈伸活动。可以在卧床时进行,活动范围从0°-30°左右开始,每天进行3-5次,每次活动3-5分钟。这样可以避免关节僵硬,保持关节的活动度,这对于后续的功能恢复至关重要。
2.中期康复训练(伤后3-8周):
渐进性关节活动度训练:随着骨折端的逐渐稳定,可逐步增加左膝关节的活动度。一般可每周增加5°-10°左右,直到膝关节活动度达到90°以上。例如,从30°-40°开始,通过主动屈伸或者在康复治疗师的辅助下进行屈伸训练,同时结合一些辅助器械如CPM(持续被动活动)机进行辅助训练,可加快关节活动度的恢复。
负重训练:根据骨折愈合的情况,开始进行左下肢的部分负重训练。一般在伤后4-6周左右,可先在拐杖的辅助下进行部分负重,如体重的1/3-1/2,然后逐渐增加负重的重量和时间。但需要定期复查X线,观察骨折端的愈合情况,当骨折线模糊,有骨痂生长时,才可以逐步增加负重。
3.后期康复训练(伤后8周以上):
力量训练:加强左下肢的肌肉力量训练,包括股四头肌、腘绳肌、小腿三头肌等的力量训练。可以进行抗阻训练,如使用弹力带进行腿部的屈伸抗阻练习,或者进行蹲起训练(在适当负重下)等。通过力量训练可以恢复左下肢的运动功能,提高肢体的稳定性,一般每周进行3-4次力量训练,每次训练20-30分钟。
平衡与步态训练:当骨折愈合较好,关节活动度和肌肉力量基本恢复后,进行平衡和步态训练。平衡训练可在平衡垫上进行,从单腿站立等简单动作开始,逐渐增加难度和时间。步态训练则是在平坦的地面上进行,练习正常的行走步态,包括起步、行走、停止等动作,一般每次训练10-15分钟,每天进行2-3次。
三、生活方式与注意事项
1.饮食方面:
营养摄入:骨折恢复期间需要保证充足的营养摄入。应多吃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瘦肉、鱼类、蛋类等,蛋白质有助于骨折的修复;多吃富含钙的食物,如奶制品、豆制品、海鲜等,钙是骨骼的重要组成成分,有利于骨折的愈合。同时,还应摄入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新鲜的蔬菜和水果,维生素C等有助于胶原蛋白的合成,维生素D有助于钙的吸收。
饮食禁忌: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这些食物可能会影响骨折的愈合,同时要戒烟戒酒,因为吸烟和饮酒会影响血液循环,不利于骨折部位的血液供应,从而影响骨折的恢复。
2.生活习惯:
休息与体位:保证充足的休息,休息时尽量保持左下肢抬高的体位,有利于肿胀的消退。避免长时间站立或行走,尤其是在骨折恢复的早期和中期,长时间站立或行走会加重患肢的肿胀和疼痛,影响骨折的愈合。
定期复查:按照医生的要求定期复查X线等检查,以了解骨折的愈合情况。一般在伤后1个月、2个月、3个月等时间节点进行复查,根据复查结果调整康复训练计划和治疗方案。
3.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患者:儿童左胫骨平台骨折恢复时,由于儿童骨骼的生长发育特点,康复训练要更加谨慎。康复训练的强度和进度要根据儿童的年龄和骨折愈合情况适当调整,避免过度训练导致损伤。同时,要注意儿童的营养摄入,保证充足的钙、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供应,以满足儿童骨骼生长发育的需求。例如,对于学龄前儿童,在进行康复训练时,训练时间和强度要适当缩短和减小,并且要在家长的密切监护下进行。
老年患者:老年患者左胫骨平台骨折恢复相对较慢,因为老年人的骨骼质量下降,愈合能力减弱。康复训练要更加循序渐进,避免剧烈的训练动作。在营养方面,要注意补充足够的钙和维生素D,同时要关注老年人是否有其他基础疾病,如骨质疏松、糖尿病等,这些基础疾病可能会影响骨折的愈合,需要在治疗骨折的同时积极控制基础疾病。例如,老年糖尿病患者在骨折恢复期间,要注意血糖的控制,因为高血糖会影响伤口愈合和骨折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