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侧上颌窦炎是怎么回事
左侧上颌窦炎是左侧上颌窦的炎症性疾病,分为急性和慢性。病因有感染(细菌、病毒)、鼻腔解剖结构异常、全身性因素(免疫力低下、过敏反应);临床表现包括局部的鼻塞、流涕、面部疼痛及全身的发热、乏力等;诊断靠症状体征和影像学检查(鼻窦CT等);治疗急性用药物(抗生素、鼻用激素等)、鼻腔冲洗,慢性药物治疗或手术;预防要增强免疫力、预防鼻腔疾病、注意鼻腔卫生。
一、左侧上颌窦炎的定义
左侧上颌窦炎是指左侧上颌窦发生的炎症性疾病。上颌窦是鼻窦的一部分,鼻窦是鼻腔周围含气的骨质腔,左右成对,共四对,分别为上颌窦、筛窦、额窦和蝶窦。左侧上颌窦炎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类型。
二、病因
1.感染因素
细菌感染:常见的致病菌有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当人体抵抗力下降时,这些细菌容易侵入左侧上颌窦引发炎症。例如,在感冒后,鼻腔黏膜炎症蔓延至上颌窦,细菌随之进入上颌窦内繁殖,导致感染性炎症。不同年龄段人群感染的常见细菌可能略有差异,儿童可能更易受到某些特定细菌的侵袭。
病毒感染:某些病毒感染也可能先引起鼻腔黏膜的炎症反应,为细菌的继发感染创造条件。如鼻病毒感染后,鼻腔黏膜的防御功能受损,使得左侧上颌窦容易受到细菌的入侵而发生炎症。
2.鼻腔解剖结构异常
左侧中鼻道狭窄、阻塞等解剖结构异常可影响上颌窦的引流。例如,左侧鼻甲肥大、鼻息肉等病变可阻塞中鼻道,导致上颌窦的分泌物无法正常排出,从而容易引发炎症。这种情况在有鼻腔先天性发育异常或长期患有鼻腔疾病的人群中较为常见,不同年龄的人群都可能因解剖结构异常而增加左侧上颌窦炎的发病风险。
3.全身性因素
免疫力低下:患有糖尿病、艾滋病等全身性疾病,或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的人群,身体免疫力下降,容易受到病原体的侵袭,包括左侧上颌窦的感染。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衰退,免疫力相对较低,相比年轻人更容易患上左侧上颌窦炎。
过敏反应:过敏性鼻炎患者,过敏原刺激鼻腔黏膜,引起黏膜水肿、分泌物增多,也会影响左侧上颌窦的引流,增加左侧上颌窦炎的发生几率。过敏体质的人群,无论是儿童还是成人,都可能因过敏反应诱发左侧上颌窦炎。
三、临床表现
1.局部症状
鼻塞:左侧鼻腔通气不畅,可表现为间歇性或持续性鼻塞。如果是急性左侧上颌窦炎,鼻塞症状可能较为明显,而慢性左侧上颌窦炎的鼻塞症状相对较轻,但也会长期存在。不同年龄的患者对鼻塞的感受和描述可能不同,儿童可能更难以准确表达鼻塞的程度,更多表现为用口呼吸等间接症状。
流涕:急性左侧上颌窦炎时,流涕多为脓性或黏脓性,可流向咽部。慢性左侧上颌窦炎也可有流涕症状,一般为黏脓性。儿童的鼻腔分泌物可能更容易向后流入咽部,导致咳嗽等表现。
面部疼痛或压痛:左侧上颌窦区域可出现疼痛或压痛,急性炎症时疼痛较为明显,可表现为胀痛、跳痛等,疼痛部位可涉及面颊部、上列牙齿等。成年人可能能够较准确地指出疼痛的部位,而儿童可能仅表现为面部不适、哭闹等。
2.全身症状
急性左侧上颌窦炎:可出现发热、畏寒、乏力等全身症状,体温可升高,一般为低热或中度发热。儿童的全身症状相对更为明显,可能出现精神萎靡、食欲减退等情况。
慢性左侧上颌窦炎:全身症状相对较轻,可有头昏、易倦等表现。
四、诊断方法
1.症状和体征:医生通过询问患者的症状,如鼻塞、流涕、面部疼痛等,以及进行体格检查,查看左侧鼻腔黏膜情况、上颌窦区域有无压痛等,初步判断是否患有左侧上颌窦炎。
2.影像学检查
鼻窦CT:是诊断左侧上颌窦炎的重要影像学方法。通过鼻窦CT可以清晰地看到左侧上颌窦的黏膜是否增厚、窦腔内是否有积液、有无息肉等病变情况。例如,可见左侧上颌窦黏膜增厚超过4mm,窦腔内有密度增高影等表现,有助于明确左侧上颌窦炎的诊断以及评估病情的严重程度。不同年龄的患者进行鼻窦CT检查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适当调整扫描参数等,但原理相同。
鼻窦MRI:在某些情况下,如需要更详细地观察软组织情况时可能会用到鼻窦MRI,但相对鼻窦CT来说,对于左侧上颌窦炎的诊断,鼻窦CT更为常用。
五、治疗原则
1.急性左侧上颌窦炎
药物治疗: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选择合适的抗生素。同时可使用鼻用糖皮质激素减轻鼻腔黏膜炎症、水肿,改善鼻腔通气和上颌窦引流。例如,鼻用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等。对于有头痛、发热等症状的患者,可使用解热镇痛药物缓解症状。儿童使用药物时需特别注意药物的剂型和剂量选择,优先选择儿童适用的药物剂型,避免使用不适合儿童的药物。
鼻腔冲洗:使用生理盐水或鼻腔冲洗剂进行鼻腔冲洗,有助于清除鼻腔内分泌物,改善鼻腔通气和上颌窦引流。儿童进行鼻腔冲洗时需要选择合适的冲洗方法和器具,避免发生呛咳等情况。
2.慢性左侧上颌窦炎
药物治疗:可使用鼻用糖皮质激素维持治疗,改善鼻腔炎症状态。对于伴有过敏因素的患者,可使用抗过敏药物。如果存在鼻腔解剖结构异常影响引流的情况,可能需要考虑手术治疗。儿童慢性左侧上颌窦炎的治疗需要更加谨慎,首先尝试药物保守治疗,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手术治疗:对于药物治疗无效、存在明显鼻腔解剖结构异常的慢性左侧上颌窦炎患者,可考虑行上颌窦根治术等手术方式,改善上颌窦的引流情况。但手术治疗需要严格掌握适应证,充分评估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况。
六、预防措施
1.增强免疫力
合理饮食:保证营养均衡,多摄入富含维生素、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瘦肉、鱼类等。不同年龄的人群饮食需求有所不同,儿童需要保证足够的营养以支持身体发育和免疫力提升,老年人则要注意饮食的易消化和营养均衡。
适量运动: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适量运动,如散步、慢跑、游泳等。运动可以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儿童可以选择适合其年龄的户外活动,如玩耍、做游戏等;老年人运动要注意适度,避免剧烈运动。
2.预防鼻腔疾病
积极治疗鼻炎、鼻窦炎等鼻腔疾病:一旦发生鼻腔疾病,如过敏性鼻炎、急性鼻炎等,要及时进行规范治疗,防止病情蔓延至左侧上颌窦引发炎症。儿童患有鼻腔疾病时家长要更加重视,及时带孩子就医治疗。
避免接触过敏原:对于过敏性鼻炎患者,要明确过敏原并尽量避免接触。如对花粉过敏的患者,在花粉季节尽量减少外出,外出时佩戴口罩等。
3.注意鼻腔卫生
正确擤鼻:擤鼻时不要同时捏住两侧鼻孔用力擤鼻,应该单侧交替擤鼻,避免将鼻腔分泌物挤压至上颌窦引发炎症。儿童擤鼻时家长要给予正确指导,防止因擤鼻方法不当导致不良后果。
保持鼻腔清洁:可以定期使用生理盐水清洗鼻腔,但要注意方法正确,避免过度清洗损伤鼻腔黏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