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内斜视

来源:民福康

内斜视是两眼不能同时注视目标、一眼向前注视时另一眼向内偏斜的眼科疾病,分为先天性、调节性等类型,病因涉及解剖、神经、屈光不正、遗传等因素,临床表现有外观偏斜、视力影响、异常头位等,诊断需经眼科及其他检查,治疗包括非手术(矫正屈光不正、弱视治疗)和手术,预防需定期检查、注意用眼等,及时治疗预后较好,延误则可能有不良预后

一、内斜视的定义

内斜视是一种常见的眼科疾病,属于眼外肌疾病范畴,是指两眼不能同时注视目标,一眼向前注视时,另一眼向内偏斜的状态。

二、内斜视的分类及特点

(一)先天性内斜视

1.发病年龄:多在出生后6个月内发病。

2.特点:一般偏斜角度较大,可达到40°-50°,且常为恒定性内斜视,即斜视状态较为稳定,几乎始终存在。在年龄、性别方面,男女均可发病,但具体的发病机制可能与先天性的眼外肌发育异常等因素有关,患儿的生活方式方面目前没有明确特定的直接关联,但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影响视觉发育等。

(二)调节性内斜视

1.屈光性调节性内斜视

发病情况:常见于远视眼患儿,多在2-3岁发病。

特点:与屈光不正密切相关,远视度数较高,当患儿使用调节来矫正远视时,过度的调节会引起过度的集合,从而导致内斜视。例如,患儿验光时往往有较高的远视度数,如+3.00D-+5.00D等,通过佩戴合适的矫正眼镜,内斜视可以得到矫正。在性别上无明显差异,对于有远视病史或家族中有屈光不正相关病史的儿童,需要密切关注,因为这类儿童发生屈光性调节性内斜视的风险相对较高。

2.非屈光性调节性内斜视:相对较少见,与调节因素有关,但屈光不正不是主要原因,具体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明确,在年龄、性别等方面的特点相对不典型,但同样需要关注患儿的视觉发育情况。

三、内斜视的病因

(一)解剖因素

1.眼外肌发育异常:眼外肌的数量、形态或附着点位置等出现异常,会导致眼球的运动平衡失调,从而引起内斜视。例如,某条眼外肌的肌纤维发育不良,力量不均衡,使得眼球不能正常协调运动,出现向内偏斜的情况。

2.眼眶发育异常:眼眶的大小、形状异常可能影响眼球的正常位置,进而导致内斜视。比如眼眶过小,限制了眼球的正常活动空间,容易引发内斜视。

(二)神经因素

1.支配眼外肌的神经异常:动眼神经、展神经等神经出现病变或功能异常,会影响眼外肌的正常收缩和舒张,导致眼球运动障碍,引起内斜视。例如,动眼神经麻痹时,其所支配的眼外肌功能受限,可能出现内斜视。

2.中枢神经系统异常:大脑中枢对眼球运动的控制失调也可能导致内斜视,如脑部肿瘤、脑血管意外等病变影响了眼球运动的神经调控中枢,从而引发内斜视。

(三)屈光不正因素

如前面提到的远视眼患儿,由于需要过度调节来清晰视物,过度的调节会伴随过度的集合,长期如此就容易导致内斜视。近视患儿一般较少直接引起内斜视,但如果近视度数发展过快等情况,可能间接影响眼外肌的平衡。

(四)遗传因素

部分内斜视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家族中有内斜视患者的儿童,发生内斜视的风险可能高于普通儿童。研究表明,某些基因的突变或遗传多态性可能与内斜视的发生相关。

四、内斜视的临床表现

(一)外观表现

一眼向内偏斜,外观上可明显看到一只眼睛正常注视,另一只眼睛向鼻侧偏斜。对于婴幼儿,可能表现为家长发现孩子一只眼喜欢向内侧转,或者两只眼不能同时注视同一物体等。

(二)视力影响

如果内斜视没有及时矫正,可能会影响患儿的视觉发育,导致弱视。因为斜视眼的视觉信息不能正常传递到大脑视觉中枢,大脑会逐渐抑制斜视眼的视觉功能,从而引起弱视。表现为患儿的视力低于正常同龄儿童,而且可能伴有立体视功能障碍等。

(三)异常头位

部分患儿为了避免复视(看东西重影),会采取特殊的头位,如头向一侧倾斜等,以调整双眼的注视方向,使双眼视轴平行,减轻不适症状。

五、内斜视的诊断

(一)眼科检查

1.视力检查:通过视力表等检查患儿的远视力和近视力,了解视力情况,判断是否存在弱视等情况。

2.屈光检查:进行散瞳验光等检查,准确测量患儿的屈光度数,明确是否存在屈光不正以及屈光不正的类型和程度,因为屈光不正与调节性内斜视的诊断密切相关。

3.眼位检查

角膜映光法:让患儿注视手电筒的光线,观察角膜上反光点的位置,判断眼位偏斜的大致方向和程度。例如,反光点位于瞳孔缘者,偏斜度约为10°-15°;位于角膜缘者,偏斜度约为45°。

三棱镜检查:较为准确地测量眼位偏斜的度数,通过放置三棱镜来中和斜视度,从而得到精确的偏斜度数。

4.眼球运动检查:检查眼球向各个方向的运动情况,了解眼外肌的功能是否正常,是否存在眼球运动受限等情况,有助于判断内斜视的病因是来自眼外肌还是神经等因素。

(二)其他检查

对于一些复杂情况的内斜视,可能还需要进行同视机检查等,以进一步评估双眼视功能等情况,为诊断和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更全面的依据。

六、内斜视的治疗

(一)非手术治疗

1.矫正屈光不正:如果是屈光性调节性内斜视,佩戴合适的矫正眼镜是主要的治疗方法。通过佩戴眼镜矫正远视等屈光不正后,过度的调节和集合得到纠正,内斜视可以得到改善甚至消失。对于患儿来说,需要定期复查验光,根据屈光度数的变化及时调整眼镜度数。

2.弱视治疗:如果内斜视患儿伴有弱视,需要进行弱视治疗。包括遮盖疗法,即遮盖正常眼,强迫使用斜视眼注视,促进斜视眼的视觉发育;还有视觉训练等方法,通过特定的视觉刺激训练来提高斜视眼的视力和双眼视功能。

(二)手术治疗

对于非调节性内斜视等经过非手术治疗效果不佳的情况,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手术的原理是通过调整眼外肌的长度或位置,来矫正眼球的偏斜。例如,缩短过度紧张的眼外肌或徙前较弱的眼外肌等,使眼球的运动恢复平衡,达到矫正内斜视的目的。手术时机的选择需要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如斜视度数、双眼视功能等综合考虑。

七、内斜视的预防及预后

(一)预防

1.定期眼部检查:婴幼儿时期就应定期进行眼部检查,尤其是有家族内斜视病史的儿童,更要早期发现眼部异常情况。一般建议在出生后6个月左右进行首次眼部检查,之后根据情况定期复查。

2.注意用眼卫生和用眼习惯:儿童应避免长时间近距离用眼,如长时间看电视、玩手机、玩电脑游戏等,鼓励孩子多进行户外活动,促进眼部的正常发育。

3.及时处理屈光不正:对于发现的屈光不正,如远视、近视、散光等,应及时进行矫正,避免因屈光不正导致调节异常进而引发内斜视。

(二)预后

如果内斜视能够得到及时诊断和合理治疗,大部分患儿可以获得较好的预后。调节性内斜视通过佩戴眼镜和弱视治疗等,预后通常较好,视力可以得到改善,眼位恢复正常;非调节性内斜视通过手术治疗后,也可以使眼位恢复正位,改善外观和双眼视功能。但如果治疗不及时,可能会导致永久性的视力损害和双眼视功能障碍等不良预后。特别是对于婴幼儿时期的内斜视,如果延误治疗,可能会严重影响视觉发育,造成终身的视觉问题。

阅读全文
了解疾病
内斜视
一眼或两眼的瞳孔经常向中间倾斜,被称为内斜视,通称对眼或斗眼。内斜视主要表现为眼睛中间的瞳孔天生或人为的都朝中间靠拢,看起来就像两只鸡斗架一样,所以也称为斗鸡眼,也叫做对眼。正常人的双眼注视同一物体,物体分别在两眼视网膜处成像,并在大脑视中枢重叠起来,成为一个完整的、具有立体感的单一物体,这个功能叫双眼单视。但是,婴幼儿在双眼单视形成过程中,很容易受外界因素影响,致使一眼注视目标,另一眼偏斜而不能往同一目标上看,于是就产生了斜视。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儿童患斜视怎么办?
张悦 主任医师
四川省人民医院 三甲
儿童患内斜视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进行治疗:一、手术治疗。如果孩子内斜视比较严重,可以通过手术改变外眼肌的长度以及着力点,从而改变眼外肌对眼前牵扯的力量,起到矫正斜视的目的。二、药物治疗。如果孩子内斜视的情况不是很严重,是屈光调节异常引起的内斜视,可以给孩子使用阿托品等散瞳剂进行治疗。如果是高AC/A
斜视自我矫正训练是什么?
张悦 主任医师
四川省人民医院 三甲
对于内斜视的患儿,可采取遮盖疗法,即遮盖健眼,让斜眼看东西,促使视网膜发育,可以使斜眼视力有所提高。必要时最好去医院进行同视机训练,对斜视的位置矫正有很大帮助,还可以使双眼单视功能得到恢复。单纯的自我训练只能用于矫正轻微的内斜视,若患儿的斜视度数较大,则应积极配合医生进行相关治疗,必要时还需采取手术
儿童有时斜视怎么治疗?
张悦 主任医师
四川省人民医院 三甲
儿童有时内斜视,可以采取以下方法进行治疗:一是药物治疗,如果是屈光调节异常引起的内斜视,可以使用阿托品等散瞳剂进行治疗。如果是正高AC/A型调节性内斜视,可以使用缩瞳的药物治疗,如毛果芸香碱等。如果是睫状肌牵拉眼球的力量不平衡导致的,可以注射肉毒素使睫状肌麻痹,消除内斜视的情况。二是手术治疗,如果孩
两岁小孩斜视怎么办?
张悦 主任医师
四川省人民医院 三甲
两岁小孩内斜视,家长应该带孩子去医院进行屈光检查,如果是由于屈光不正引起的内斜视,可以进行散瞳验光,根据验光的结果来配镜。若通过佩戴眼镜可以矫正斜视,则不需要进行手术治疗。但是如果患儿佩戴上眼镜,仍然有较大度数的斜视,则需要及时进行手术矫正。做完斜视手术后,患儿还需要进行视功能训练,持续配戴眼镜。家
儿童斜视需要如何治疗?
张悦 主任医师
四川省人民医院 三甲
如果儿童内斜视合并明显屈光不正,比如远视,则需要配戴合适的框架眼镜进行矫正。但如果配戴眼睛半年后儿童内斜视没有好转或者是非调节性内斜视,此时就需要考虑手术治疗,具体手术方式需要根据儿童内斜视病因、斜视角度以及检查结果决定。因此,一旦确诊孩子有内斜视,家长应带孩子前往医院的眼科完善散瞳、验光等检查,以
自己怎么矫正斜视
张悦 主任医师
四川省人民医院 三甲
内斜视不能自己矫正,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采取相应的措施,可以去医院验光,有远视或远视、散光者,应给予配镜矫正,可以使斜视的度数明显减少。对于双眼屈光参差相差太大或单眼远视且视力较差的患儿,可以选择遮盖健眼法,促使视网膜发育,使斜眼视力有所提升,必要时还可以进行同视机训练,对斜视的位置矫正有很大帮助,
儿童间歇性斜视怎么治疗?
张悦 主任医师
四川省人民医院 三甲
儿童间歇性内斜视,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进行治疗:一是药物治疗,如果是孩子屈光调节异常引起的间歇性内斜视,可以使用散瞳剂进行治疗,如阿托品等。如果是调节性间歇性内斜视,可以使用缩瞳剂治疗,如毛果芸香碱等。二是注射肉毒素,如果是眼外肌牵拉眼球的力量不平衡引起的间歇性内斜视,可以在眼外肌内注射肉毒素,使牵
屈光调节性斜视怎么治疗?
张悦 主任医师
四川省人民医院 三甲
屈光调节性内斜视的患者可以通过矫正,来改善患者的症状。内斜视可分为麻痹性和共同性,屈光调节性内斜视的大部分患者会出现视物不清的症状,主要是因为患者过度加强调节造成患者内隐斜的症状,或者是患者运动融合缺陷外展融合幅度无法克服过强的集合张力,导致患者出现显性内斜。还有部分患者是因为放弃调节导致出现烟味正
调节性斜视是什么?
张悦 主任医师
四川省人民医院 三甲
调节性内斜视是指人体眼部调节的生理机制正常,但是双眼各会向鼻侧进行过分运动导致双眼相对融像性发散不足而引起的眼部疾病。通常是由于高度远视造成的,可以选用全矫或者全矫加双光镜的方法治疗。建议平时要提醒和帮助孩子在饮食上注意营养的均衡,避免吃辛辣刺激的食物,注意用眼卫生,防止碰撞,保证足够的睡眠。一旦发
间歇性斜视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张悦 主任医师
四川省人民医院 三甲
间歇性内斜视通常是由于眼睛功能失调、遗传因素、眼睛发育不完善、屈光不正等原因引起。 若患者眼睛的外展能力以及集合能力失调或低下时,便会导致眼睛出现间歇性内斜视的现象。若父母或家庭成员中存在间歇性内斜视,则孩子的患病率也会相对增加。若患者在婴幼儿时期双眼功能发育不完善,导致无法协调眼外肌时,通常也会引
什么是斜视
刘超 主治医师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 三甲
内斜视是眼位向内偏移,常称为斗鸡眼,所见到的眼位向内偏移,可以称为内斜视。临床中常见的是高度远视的孩子更常见,在检查验光时,发现是高度远视,一定要给检查眼位,是否有内斜或者是内隐斜。在配镜时,会考虑给予足矫,一定要给睫状肌麻痹验光让度数完全矫正,能矫正内隐斜、内斜视或者是根据眼位情况给予相应眼镜矫正方案。
斜视怎么矫正
刘超 主治医师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 三甲
对于内斜视问题,在患者通过验光检查以后,根据其验光结果以及眼位检查,给予配镜矫正。如果是内斜度数比较高,还要考虑应用阿托品散瞳剂,精准度数后,再试戴眼镜。如果在矫正以后,发现残余内斜视,则可以考虑进行手术矫正治疗。所以一旦发现内斜视问题,建议家长及时带孩子前往医院眼科就诊,及时矫正治疗。
远视合并斜视弱视该如何治疗
潘晓霞 副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三甲
有一部分远视的孩子合并有内斜视,又合并有弱视,这样我们该怎么治疗?这里面要看内斜视属于哪一种类型的,我们通过散瞳验光以后,如果他是远视,发现他有远视,发现他还有内斜视,如果他属于调节性的内斜视,这样就需要戴镜子治疗。调节性内斜视里面又分屈光调节性内斜视和部分调节性内斜视,如果属于屈光调节性内斜视,只要给予充分的散瞳验光以后精确的配镜,再通
儿童斜视可以自愈吗
陶远 副主任医师
济南市第二人民医院 三甲
儿童内斜视能否自愈与内斜视类型有关,如果是由于患有远视造成的调节性内斜视,只要通过佩戴远视眼镜完全矫正远视,便可以使内斜视的症状自行消失。但是,如果是由于先天发育异常等原因引起的非调节性内斜视,则无法自愈,只能通过做斜视矫正手术,改变眼外肌附着点位置以及眼外肌张力大小来治愈斜视。
共同性斜视包括哪几种类型?
朱江 副主任医师
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甲
在临床上,共同性内斜视一般可以分为屈光调节性内斜视、部分调节性内斜视和高AC/A调节性内斜视。屈光调节性内斜视一般多在两到三岁时发病,内斜症状刚开始表现为间歇性发作,有时会伴有复视。部分调节性内斜视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大部分内斜视都是部分调节性内斜视,即使部分内斜视由屈光调节引起,部分内斜需要手术来进行矫正。
成人斜视能矫正吗
陶远 副主任医师
济南市第二人民医院 三甲
成年人出现斜视是能够进行矫正的。如果是由于屈光不正引起的调节性斜视,通过配戴眼镜矫正屈光不正之后,即可使斜视度数完全消失。而如果是由于先天发育异常造成的非调节性斜视,或者是由于眼部受到外伤等原因引起的麻痹性斜视、限制性斜视等,则需要通过手术进行矫正,手术会调整眼外肌附着点的位置以及眼外肌张力的大小,使斜视症状消除。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