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纤维腺瘤的B超表现
卵巢纤维腺瘤的超声图像特征、不同年龄段表现差异、合并其他病史时的B超表现及注意事项和特殊人群的相关提示。其超声图像特征包括大小形态多样、多为边界清晰的圆形或椭圆形,内部多呈低回声,有完整包膜,后方回声衰减,CDFI显示内部血流信号不丰富;不同年龄段表现有别,青春期相对较小、声像图欠典型且周边血流稍多,生育期受激素影响有轻微改变、典型特征明显,绝经后多萎缩、边界更清、血流减少;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时图像复杂、界限模糊且血流增多,合并卵巢炎症急性期周边组织回声增强、血流增多,合并内分泌疾病需区分纤维腺瘤与多囊结构;特殊人群中,孕妇要密切观察纤维腺瘤变化、注意避免并发症,有家族遗传病史者需定期复查并结合辅助检查,过敏体质者检查前要告知过敏史,出现过敏及时处理。
一、卵巢纤维腺瘤的超声图像特征
1.大小与形态:卵巢纤维腺瘤通常表现为边界清晰的肿块,大小不一。较小的可能仅数毫米,大的可达数厘米甚至更大。形态多呈圆形或椭圆形,规则的外形是其重要特征之一,这与周围组织有较为明显的分界,在超声图像上易于识别。
2.内部回声:内部回声多呈低回声,这是因为纤维腺瘤主要由纤维组织构成,其密度相对较高,声阻抗较大,使得超声波在其中传播时反射增强,呈现低回声表现。部分情况下,内部可见均匀的细小点状回声,这反映了纤维组织的均匀分布特征。在一些较大的纤维腺瘤中,内部可能出现液化、囊性变等情况,此时超声图像上会显示出无回声区,边界清晰,后方回声增强,提示有液体存在。
3.包膜与边界:多数卵巢纤维腺瘤具有完整的包膜,在超声下表现为环绕肿块的高回声带,这层包膜使肿块与周围卵巢组织分隔开来,边界清晰锐利。清晰的边界有助于超声医生准确判断肿块的范围,对于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4.后方回声:后方回声多表现为衰减,这是由于纤维组织对超声波的吸收和散射作用较强,使得穿过肿块后的超声波能量明显减弱。后方回声衰减是卵巢纤维腺瘤的一个重要超声特征,可与一些囊性病变相鉴别,后者通常表现为后方回声增强。
5.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表现:在CDFI检查中,卵巢纤维腺瘤内部血流信号一般不丰富。多数情况下仅在周边可见少量点状或短棒状血流信号,这与纤维腺瘤生长缓慢、血供相对较少的特点相符。通过观察血流信号的分布和丰富程度,可进一步辅助判断肿块的性质。
二、不同年龄段的表现差异
1.青春期女性:青春期女性的卵巢功能逐渐发育成熟,此阶段发现的卵巢纤维腺瘤相对较小,多在超声检查时偶然发现。由于青春期卵巢组织处于活跃的生长发育阶段,纤维腺瘤的声像图特征可能不如成年女性典型。部分纤维腺瘤可能与周围发育中的卵巢组织界限稍模糊,但一般仍可观察到相对规则的形态和低回声特征。在CDFI表现上,由于青春期卵巢血供相对丰富,纤维腺瘤周边血流信号可能较成年女性稍多,但仍以少量点状血流为主。
2.生育期女性:生育期女性体内激素水平波动较大,卵巢纤维腺瘤的大小和超声表现可能会受到激素变化的一定影响。在月经周期的不同阶段,纤维腺瘤的内部回声和血流情况可能会有轻微改变。例如,在卵泡期,由于雌激素水平逐渐升高,纤维腺瘤内部可能出现轻度的充血表现,血流信号相对增多,但仍不丰富。此阶段发现的纤维腺瘤大小不一,典型的超声特征较为明显,边界清晰、低回声、后方回声衰减等表现有助于准确诊断。
3.绝经后女性:绝经后女性卵巢功能逐渐衰退,雌激素水平显著下降。卵巢纤维腺瘤在绝经后通常不再继续生长,甚至可能逐渐萎缩变小。超声表现上,纤维腺瘤的边界更加清晰,内部回声可变得更加均匀,后方回声衰减更明显。由于绝经后卵巢血供减少,纤维腺瘤周边及内部血流信号明显减少,甚至难以检测到血流信号。这一时期的纤维腺瘤特征相对稳定,与其他卵巢病变的鉴别相对容易。
三、合并其他病史时的B超表现及注意事项
1.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当卵巢纤维腺瘤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时,超声图像会更加复杂。子宫内膜异位症可导致卵巢周围粘连,使纤维腺瘤与周围组织的界限变得模糊。在超声检查中,除了观察到纤维腺瘤本身的特征外,还可发现卵巢周围有不规则的低回声或无回声区,代表异位的内膜病灶和盆腔粘连形成的包裹性积液。同时,子宫内膜异位症引起的盆腔炎症可使纤维腺瘤周边血流信号相对增多,与单纯的纤维腺瘤表现有所不同。对于此类患者,需要仔细观察各个病灶的特征,结合患者的病史和症状进行综合判断。
2.合并卵巢炎症:卵巢炎症可导致卵巢组织充血、水肿,影响纤维腺瘤的超声表现。在炎症急性期,纤维腺瘤周围组织回声可增强,边界可能不如平时清晰。CDFI显示纤维腺瘤周边及周围卵巢组织血流信号明显增多,频谱形态可发生改变,表现为阻力指数降低。炎症消退后,纤维腺瘤的超声特征可逐渐恢复至原来状态。对于合并卵巢炎症的患者,应在炎症控制后复查超声,以更准确地评估纤维腺瘤的情况。
3.合并内分泌疾病:如多囊卵巢综合征等内分泌疾病可影响卵巢的整体结构和功能,也可能对纤维腺瘤的生长和超声表现产生一定影响。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卵巢常呈多囊样改变,卵巢体积增大,内部可见多个大小不等的无回声区。当合并纤维腺瘤时,需要仔细区分纤维腺瘤与多囊结构。纤维腺瘤具有相对规则的形态和低回声特征,与多囊的无回声区易于鉴别。同时,内分泌疾病可能导致体内激素水平紊乱,影响纤维腺瘤的血供情况,在超声检查时需注意观察血流信号的变化,并结合患者的内分泌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
四、特殊人群的温馨提示
1.孕妇:孕妇在孕期进行超声检查发现卵巢纤维腺瘤时,不必过于惊慌。孕期由于体内激素水平的变化和子宫的增大,可能会对卵巢纤维腺瘤的超声表现产生一定影响。一般来说,纤维腺瘤在孕期大多不会发生明显的恶性变,但需要密切观察其大小、形态和血流情况的变化。在孕期进行超声检查时,应选择合适的探头频率和检查手法,避免对胎儿造成不必要的影响。同时,孕妇要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防止纤维腺瘤发生扭转等并发症。如果在孕期出现腹痛、阴道流血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的检查和评估。
2.有家族遗传病史者:对于有卵巢肿瘤家族遗传病史的人群,发现卵巢纤维腺瘤后应更加重视。这类人群患卵巢肿瘤的风险相对较高,虽然纤维腺瘤大多为良性病变,但仍需定期进行超声复查,密切观察纤维腺瘤的变化情况。建议每36个月进行一次超声检查,同时可结合肿瘤标志物检查等其他辅助检查手段,以便早期发现可能的病变进展。在日常生活中,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均衡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以降低患卵巢疾病的风险。
3.过敏体质者:过敏体质者在进行超声检查前,应告知医生自己的过敏史,特别是对超声耦合剂过敏的情况。目前常用的超声耦合剂一般安全性较高,但个别过敏体质者可能会出现局部皮肤过敏反应。如果在检查过程中出现皮肤瘙痒、红斑等过敏症状,应立即停止检查,用清水清洗检查部位,并告知医生进行相应的处理。在后续的检查中,可考虑使用特殊的无过敏风险的耦合剂或采取其他替代检查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