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皮炎湿疹是皮肤接触过敏原后引发的炎症反应,具体治疗方法包括远离过敏原、局部药物治疗、口服抗组胺药、皮肤屏障修复等。
1.远离过敏原
通过过敏原检测(如斑贴试验、血清IgE检测)明确致敏物质(如尘螨、花粉、金属、某些化妆品成分),避免再次接触。日常注意衣物选择纯棉材质,减少化纤、羊毛刺激;饮食中规避海鲜、坚果等易致敏食物(若明确过敏)。
2.局部药物治疗
急性期红肿、渗液明显时,用生理盐水或硼酸溶液冷湿敷,每日2-3次,每次15-20分钟;缓解期遵医嘱外用弱效激素药膏(如氢化可的松乳膏)或钙调磷酸酶抑制剂(如他克莫司软膏)等,控制炎症,避免长期使用强效激素。
3.口服抗组胺药
瘙痒剧烈时,可在医生指导下口服西替利嗪、氯雷他定等第二代抗组胺药,缓解瘙痒并减少抓挠,防止继发感染。
4.皮肤屏障修复
每日多次涂抹无刺激的保湿霜(如含神经酰胺、透明质酸的产品),锁住水分,修复受损屏障,降低皮肤敏感性。
若治疗1-2周无缓解,或出现水疱、糜烂、发热等感染迹象,需立即就医调整方案。避免自行使用偏方或强效激素药膏,防止病情加重或产生依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