猩红热由A组β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通过空气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儿童尤其是5-15岁儿童易感,生活在拥挤通风不良环境、个人卫生差及有呼吸道基础疾病者易感染
一、病原体
猩红热是由A组β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A组β型溶血性链球菌具有多种致病因子,其中包括致热外毒素(又称红疹毒素),人体感染该菌后,致热外毒素可引起发热和猩红热样皮疹等典型临床表现。
二、传播途径
1.空气飞沫传播:患者和带菌者的呼吸道分泌物通过咳嗽、打喷嚏、说话等方式释放出带有病菌的飞沫,健康人吸入这些飞沫后可能被感染。例如在密闭的教室、拥挤的公共交通工具等场所,空气飞沫传播的风险较高。
2.密切接触传播:与患者直接接触,如拥抱、握手等,或者接触被患者污染的物品,也可能导致感染。比如接触患者使用过的餐具、玩具等,如果健康人接触了这些被污染的物品且皮肤或黏膜有破损,就容易受到病菌侵袭。
三、易感人群及相关影响因素
1.年龄因素:儿童尤其是5-15岁的儿童较为易感。这是因为儿童的免疫系统相对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对A组β型溶血性链球菌的抵抗力较弱。例如,在学校等儿童聚集的场所,猩红热容易在儿童群体中传播流行。
2.生活方式因素:生活在拥挤、通风不良环境中的人群,由于空气飞沫传播的概率增加,更容易感染猩红热。此外,个人卫生习惯较差的人群,如不经常洗手等,也会增加感染风险。
3.病史因素:本身有呼吸道基础疾病的人群,其呼吸道黏膜的防御功能相对较弱,感染A组β型溶血性链球菌引发猩红热的可能性相对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