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虽然麻风病的发病率显著下降,但仍有新增病例,其主要通过飞沫和接触传播,主要症状是皮肤损害和周围神经病变,早发现、早治疗可避免残疾。
现在仍然有人得麻风病。
麻风病是由麻风分枝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主要侵犯皮肤和外周神经。虽然麻风病在过去被认为是一种严重的疾病,但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和麻风病防治工作的加强,麻风病的发病率已经显著下降。然而,由于麻风病的潜伏期较长,且部分患者可能没有明显症状,因此仍然有可能有人患上麻风病。
麻风病的传播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麻风分枝杆菌主要存在于患者的皮肤、黏膜和呼吸道分泌物中,通过咳嗽、打喷嚏等方式释放到空气中,其他人吸入含有麻风分枝杆菌的飞沫后可能感染。此外,麻风分枝杆菌也可以通过直接接触患者的皮肤或黏膜病变部位、使用患者用过的物品等方式传播。
麻风病的症状主要包括皮肤损害、周围神经病变、眉毛和睫毛脱落、面部畸形等。然而,部分患者可能没有明显症状,或者症状非常轻微,容易被忽视。因此,对于有麻风病高危因素的人群,如与麻风病患者密切接触者、来自麻风病流行地区的人等,应该定期进行麻风病筛查,以便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对于已经确诊的麻风病患者,应该及时接受正规的治疗。麻风病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康复治疗。药物治疗可以有效地杀死麻风分枝杆菌,缓解症状,预防残疾的发生。康复治疗包括物理治疗、职业治疗、心理治疗等,可以帮助患者恢复受损的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总之,虽然麻风病的发病率已经显著下降,但仍然有可能有人患上麻风病。对于有麻风病高危因素的人群,应该定期进行麻风病筛查,以便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同时,我们也应该加强对麻风病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麻风病的认识和了解,消除对麻风病患者的歧视和偏见,共同营造一个关爱麻风病患者的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