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得了鹅口疮怎么治疗
新生儿鹅口疮的治疗与护理需多方面兼顾,治疗上,药物方面可使用制霉菌素混悬液涂抹患处,症状严重或制霉菌素效果不佳时考虑用氟康唑,还可用2%5%碳酸氢钠溶液清洁口腔;日常护理方面,每次喂奶后喂少量温开水,家长接触新生儿口腔前后洗手,定期对奶嘴、奶瓶等消毒,母乳喂养母亲注意乳头清洁,常换洗衣物、定期清洁消毒玩具;特殊人群注意方面,因新生儿身体器官发育未成熟,用药要遵医嘱,若口腔症状未改善或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同时密切观察新生儿精神、食欲和睡眠情况。
一、药物治疗
1.抗真菌药物:常用的有制霉菌素,它可以抑制真菌的生长和繁殖。一般将制霉菌素制成混悬液涂抹在患儿口腔患处。还有氟康唑,对于症状较为严重或制霉菌素治疗效果不佳的情况可以考虑使用。
2.碱性溶液:使用2%5%碳酸氢钠溶液清洁口腔,碱性环境能抑制白色念珠菌的生长和繁殖。用棉球蘸取适量溶液轻轻擦拭患儿口腔黏膜,包括颊黏膜、舌面、上腭等部位。
二、日常护理
1.口腔清洁:在每次喂奶后,给新生儿喂少量温开水,以冲洗口腔内残留的奶液,减少细菌滋生的机会。家长要注意保持双手清洁,在接触新生儿口腔前后都要洗手,避免交叉感染。
2.奶嘴和奶瓶消毒:新生儿使用的奶嘴、奶瓶等物品要定期进行消毒。可以采用煮沸消毒的方法,将奶嘴和奶瓶放在沸水中煮1015分钟。母乳喂养的母亲要注意乳头的清洁,喂奶前后用温水清洗乳头。
3.衣物和玩具清洁:新生儿的衣物要经常更换和清洗,保持干净。玩具也要定期进行清洁和消毒,避免沾染病菌。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由于是新生儿群体,身体各器官发育尚未成熟,在治疗过程中需要格外谨慎。在使用药物时,一定要严格遵循医生的建议,不能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如果在治疗过程中发现新生儿口腔症状没有改善,或者出现发热、拒奶、哭闹不安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以排除其他疾病的可能。同时,要密切观察新生儿的精神状态、食欲和睡眠情况,为医生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准确的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