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感冒鼻塞有非药物干预和药物选用两种应对方式。非药物干预包括用生理盐水滴鼻或喷鼻、湿化空气;药物选用方面减充血剂使用需谨慎,低龄儿童一般不优先用,稍大儿童需医生评估后谨慎用,抗组胺药用于缓解症状也需考虑小儿年龄因素,在医生明确诊断评估后权衡利弊使用
一、小儿感冒鼻塞的非药物干预方法
1.生理盐水滴鼻或喷鼻:对于小儿感冒鼻塞,可使用生理盐水滴鼻或喷鼻。生理盐水能湿润鼻腔黏膜,稀释分泌物,促进其排出。一般来说,年龄较小的婴儿可先将头部稍垫高,然后向鼻腔内滴入适量生理盐水,稍等片刻后用吸鼻器吸出分泌物;较大的儿童可直接用生理盐水喷雾器喷鼻,每天可进行数次,根据鼻塞情况调整次数。这种方法对各年龄段小儿相对安全,能有效缓解鼻塞症状,且不会产生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风险。
2.湿化空气:保持室内空气湿润有助于减轻小儿鼻塞。可使用加湿器增加室内空气湿度,一般将室内湿度维持在50%-60%较为适宜。对于有感冒鼻塞的小儿,合适的空气湿度能让鼻腔黏膜保持湿润,减少因空气干燥导致的鼻塞加重情况。不同年龄段小儿对湿度的感受略有不同,但维持在上述范围对大多数小儿都有益处。例如,婴儿在湿度适宜的环境中能呼吸更顺畅,睡眠质量也可能得到改善。
二、小儿感冒鼻塞可选用的药物
1.减充血剂:某些含有减充血剂成分的药物可能对缓解小儿感冒鼻塞有一定作用,但需谨慎使用。不过,要注意低龄儿童使用减充血剂可能存在风险,一般不建议婴儿等低龄儿童优先使用含减充血剂的药物。而对于年龄稍大一些(如6岁以上)的儿童,在医生评估后可谨慎选用含适当减充血剂成分的药物,但也需严格遵循医生的指导,因为即使是年龄较大的儿童,不当使用减充血剂仍可能带来如心率加快等不良反应风险。
2.抗组胺药:部分抗组胺药也可用于缓解小儿感冒引起的鼻塞等症状。但同样要考虑小儿年龄因素,对于婴儿等低龄儿童,使用抗组胺药需格外谨慎,应在医生明确诊断并评估后,权衡利弊使用。例如,某些抗组胺药可能会引起嗜睡等不良反应,对于需要保持清醒状态进行日常活动或学习的较大儿童,使用时也需关注其对日常生活的影响,严格按照医生建议的剂量和使用方法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