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中耳炎该什么治疗
急性中耳炎治疗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特殊人群注意事项及手术治疗情况。一般治疗需休息、保持鼻腔通畅;药物治疗有抗生素、止痛药;儿童患者要细致护理,成人患者需调整生活方式并控制基础疾病;一般保守治疗可愈,经保守治疗无效等特殊情况时考虑手术治疗,手术非首选。
一、一般治疗
对于急性中耳炎患者,首先要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这有助于身体的恢复,尤其对于儿童患者,充足休息可减轻不适,利于免疫系统对抗感染。同时要保持鼻腔通畅,可通过生理盐水冲洗鼻腔等方式,因为鼻腔与中耳通过咽鼓管相通,鼻腔通畅利于咽鼓管功能恢复,减少中耳感染加重的风险。
二、药物治疗
抗生素:如果考虑细菌感染引起的急性中耳炎,会使用抗生素。如由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常见细菌感染时,可根据情况选用合适抗生素,不过需严格遵循临床指征使用,避免滥用。
止痛药:当患者有明显耳痛时,可使用适当止痛药缓解症状,比如对乙酰氨基酚等,但要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尤其儿童患者需谨慎选择合适的止痛药物剂型等。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患者:儿童急性中耳炎较为常见,由于儿童咽鼓管短、宽、直,更容易发生感染。在护理上要更加细致,密切观察儿童的症状变化,如听力情况、发热情况等。用药时要严格按照儿童用药的特点来选择合适的药物及剂量形式,避免使用不适合儿童的药物剂型。同时要注意儿童的饮食,保证营养均衡,提高身体抵抗力。
成人患者:成人急性中耳炎患者也要注意自身生活方式的调整,如避免过度劳累,保持良好的心态。如果有基础疾病,如糖尿病等,要积极控制基础疾病,因为基础疾病可能会影响急性中耳炎的恢复,例如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时,感染不易控制,会使急性中耳炎病情迁延不愈等。
四、手术治疗情况
一般急性中耳炎多通过药物等保守治疗可治愈,但如果出现一些特殊情况,如经保守治疗无效、鼓膜穿孔长期不愈合、存在胆脂瘤等情况时可能需要手术治疗。例如当患者经过规范的抗生素等保守治疗后,症状无改善甚至加重,或中耳有不可逆的病变时,就需要考虑手术干预来清除病灶、改善中耳通气引流等。但手术治疗是在保守治疗无效等特定情况下才会采用,并非急性中耳炎的首选治疗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