猩红热打什么
猩红热治疗包括抗生素治疗,首选青霉素类,过敏者选红霉素等,不同年龄患儿用药需考虑肝肾功能;对症支持治疗有发热护理,体温未超38.5℃物理降温,超38.5℃用合适退热药物,皮肤护理要保持清洁、避免摩擦等;确诊后需隔离至症状消失1周且咽拭子培养阴性,隔离期间保证患儿充足休息,避免接触其他儿童。
一、抗生素治疗
猩红热是由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治疗首选青霉素类抗生素。青霉素能有效杀灭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一般用药后1-2天体温可恢复正常,但疗程通常需10天左右,以彻底清除体内病菌,防止病情复发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对于青霉素过敏者,可选用红霉素等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不同年龄的患儿在药物选择上需根据具体情况,如幼儿肝肾功能发育尚不完善,使用药物时要更加谨慎评估药物对其肝肾功能的影响。
二、对症支持治疗
发热护理:若患儿体温未超过38.5℃,可采用物理降温,如用温水擦拭额头、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丰富的部位,通过蒸发散热来降低体温。对于年龄稍大、能配合的患儿,也可适当减少衣物以利于散热。若体温超过38.5℃,在无青霉素过敏等禁忌证的情况下,可遵医嘱使用对乙酰氨基酚等适合儿童的退热药物,但需严格按照儿童的体重等情况来选择合适的剂量,避免过量使用对儿童肝肾功能造成损害。不同年龄儿童的体温调节特点不同,婴幼儿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更需密切关注体温变化及降温措施的有效性。
皮肤护理:猩红热患儿会出现皮疹,要保持皮肤清洁,穿着宽松、柔软的衣物,避免摩擦皮疹部位,防止皮疹破损引起感染。对于有脱屑的患儿,不要强行撕脱皮屑,让其自行脱落,以免引起皮肤损伤和感染。不同皮肤状态的患儿,皮肤护理的重点和方法有所不同,如皮肤敏感的患儿更要选择温和的清洁用品和衣物材质。
三、隔离与休息
患儿确诊猩红热后需进行隔离,一般隔离至症状消失后1周,连续2次咽拭子培养阴性为止。隔离期间要保证患儿充足的休息,休息环境要安静、舒适,有利于患儿身体恢复。不同年龄患儿的休息需求不同,幼儿可能需要更多的陪伴和相对固定的休息作息来保证身体恢复。同时,要注意隔离期间患儿的活动范围,避免与其他儿童接触,防止疾病传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