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肠套叠症状
新生儿肠套叠的症状、体征、全身表现及特殊人群的注意事项。典型症状有腹痛(表现为阵发性哭闹等)、呕吐(早期为反射性,后期可吐出胆汁样物)、血便(多为果酱样便);腹部体征包括右上腹可触及腊肠样肿块、病情发展可出现腹胀;全身症状早期一般情况尚好,晚期可出现中毒症状甚至休克;特殊人群方面,家长要格外关注新生儿,密切观察其表现,发现异常及时就医,注意腹部保暖,有肠道畸形等病史的新生儿风险更高,出现可疑症状应立即检查。
一、典型症状
1.腹痛:新生儿无法表达腹痛,常表现为突然发作的阵发性哭闹、屈腿、面色苍白,每次发作持续数分钟,缓解后可玩耍或安静入睡。间隔数十分钟后又反复发作,这是由于肠套叠时肠管痉挛所致。
2.呕吐:在腹痛发作后不久就会出现,早期为反射性呕吐,吐出物为胃内容物,如乳汁、乳块或食物残渣等。随着病情进展,可吐出胆汁样物,提示肠管梗阻加重。
3.血便:是肠套叠的重要症状之一,多在发病后612小时出现,典型的血便是果酱样便。这是因为肠套叠导致肠壁血运障碍,肠黏膜出血、坏死,与肠内容物混合而成。
二、腹部体征
1.腹部肿块:多数情况下,在右上腹季肋下可触及腊肠样、光滑、稍可活动的肿块,这是套叠的肠管。肿块的位置可随病情变化而改变,晚期时肿块可沿结肠移至左下腹,严重者套入的肠管可通过肛门脱出。
2.腹胀:随着病情的发展,肠管梗阻加重,可出现明显的腹胀,严重时可影响呼吸。
三、全身症状
1.早期:患儿一般情况尚好,体温正常,仅有面色苍白、精神欠佳等表现。
2.晚期:若未及时治疗,可出现精神萎靡、嗜睡、脱水、电解质紊乱、发热等全身中毒症状,甚至发生休克,这是由于肠管坏死、感染等因素引起的。
四、特殊人群温馨提示
对于新生儿肠套叠,家长需要格外关注。由于新生儿无法准确表达自身感受,家长要密切观察宝宝的日常表现,如哭闹的特点、呕吐情况、大便性状等。如果发现宝宝出现上述异常症状,应及时就医。同时,在护理过程中要注意保持宝宝腹部温暖,避免腹部着凉引起肠道蠕动紊乱。另外,有肠道畸形、肠炎等病史的新生儿发生肠套叠的风险可能更高,对于这类特殊新生儿,家长更要细心护理,一旦出现可疑症状,应立即前往医院进行详细检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