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小儿扁桃体炎的药
小儿扁桃体炎治疗分抗生素类、抗病毒药物及局部用药。抗生素类有青霉素类(敏感菌感染时用,注意过敏史)、头孢菌素类(一代如头孢唑林、二代如头孢呋辛);抗病毒药物可用利巴韦林(针对病毒感染,注意不良反应);局部用药有含漱液(如复方硼砂含漱液,小儿需成人监护)、含片(如碘喉片,防误吸),治疗需综合病情、年龄等,注意生活方式及特殊病史小儿用药谨慎。
一、抗生素类药物
1.青霉素类:如果小儿扁桃体炎是由敏感的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等细菌感染引起,可使用青霉素类药物,如青霉素G等,其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发挥杀菌作用,对该类细菌有较好的抗菌活性,但需注意患儿是否有青霉素过敏史,有过敏史者禁用。
2.头孢菌素类:
第一代头孢菌素:如头孢唑林等,对革兰阳性菌有较好的抗菌作用,可用于治疗小儿扁桃体炎,对常见引起扁桃体炎的细菌有一定疗效,适用于青霉素过敏但又需要使用抗生素的患儿,但要注意可能出现的过敏反应等。
第二代头孢菌素:如头孢呋辛等,对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都有一定作用,抗菌谱相对较广,对于小儿扁桃体炎中常见的细菌感染有较好的覆盖,安全性相对较高。
二、抗病毒药物
1.利巴韦林:对于由病毒感染引起的小儿扁桃体炎有一定作用,它能抑制肌苷单磷酸脱氢酶,阻断肌苷酸转化为鸟苷酸,从而抑制病毒的RNA和DNA合成,但使用时要注意其可能带来的血液系统等方面的不良反应,且不推荐用于无明确病毒感染证据的患儿。
三、局部用药
1.含漱液:可使用复方硼砂含漱液等,具有消毒防腐作用,能清洁口腔、减轻扁桃体炎引起的咽部不适等症状,小儿使用时要注意避免误咽,因为小儿吞咽反射等发育尚不完善,需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2.含片:如碘喉片等,含服后可缓慢释放碘,有杀菌、收敛作用,能减轻扁桃体炎引起的疼痛等症状,但小儿含服时要防止误吸等情况发生。
小儿扁桃体炎的治疗需根据患儿具体病情,如感染病原体类型、病情严重程度等综合考虑用药。同时,要注意小儿的年龄因素,不同年龄段小儿对药物的耐受性等不同;关注生活方式,患病期间要让小儿多休息、多饮水等;对于有特殊病史的小儿,如既往有药物过敏史等,在选择药物时要格外谨慎,严格遵循循证医学原则选择合适的治疗药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