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猩红热怎么办
小儿猩红热需及时就医诊断,确诊后隔离治疗,首选青霉素治疗(过敏可选红霉素),要做好一般护理,婴幼儿和有基础疾病患儿需特殊关注,还应通过避免接触传染源和注意个人卫生来预防,需及时诊断、隔离、规范治疗、精心护理并做好预防以保障患儿健康恢复
一、及时就医诊断
小儿出现猩红热相关症状,如发热、草莓舌、全身弥漫性鲜红色皮疹等表现时,需尽快带孩子到正规医院就诊,医生一般会通过体格检查、血常规、咽拭子培养等检查来明确诊断。血常规检查可发现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增高;咽拭子培养能分离出A组β型溶血性链球菌,这是确诊猩红热的重要依据。
二、隔离治疗
猩红热是由A组β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传染性,所以确诊后应让患儿隔离,一般隔离至症状消失1周且咽拭子培养阴性为止,避免疾病传播给其他儿童。
三、药物治疗
抗生素治疗:青霉素是治疗猩红热的首选药物,对A组β型溶血性链球菌有较好的抗菌作用。如果患儿对青霉素过敏,可选用红霉素等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四、一般护理
休息:患病期间患儿需多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以利于身体恢复。
饮食:给予清淡、易消化且富含营养的食物,如米粥、面条、鸡蛋羹等,同时要让患儿多喝水,既有助于散热,又能促进毒素排出。
口腔护理:由于猩红热可能会引起口腔黏膜的不适,要帮助患儿做好口腔清洁,饭后用淡盐水漱口等。
皮肤护理:注意保持皮肤清洁,皮疹处避免搔抓,防止皮肤破损引起感染。若皮疹脱屑,不要强行撕扯,让其自然脱落。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婴幼儿:婴幼儿病情变化相对较快,家长要密切观察患儿的体温、精神状态等情况,一旦有异常需及时告知医生。在护理过程中要更加轻柔,避免对患儿造成额外的伤害。
有基础疾病的患儿:如果患儿本身有其他基础疾病,如先天性心脏病、哮喘等,在治疗猩红热时要告知医生相关病史,以便医生综合考虑用药等治疗方案,避免药物对基础疾病产生不良影响。
六、预防措施
避免接触传染源:在猩红热流行期间,尽量少带孩子去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如商场、电影院等。如果周围有猩红热患儿,要避免孩子与其密切接触。
注意个人卫生: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不随地吐痰等。
总之,小儿猩红热需要及时诊断、隔离、规范治疗和精心护理,同时做好预防工作,以保障患儿健康恢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