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疑自己得了狂犬病,怎么检查
狂犬病的实验室检查包括荧光抗体法检测病毒抗原(特异性高、早期诊断有价值)、病毒分离(操作复杂但分离出病毒可确诊)、核酸检测(灵敏度和特异性高、早期辅助诊断);影像学及其他检查有脑电图检查(可出现异常、辅助评估神经系统功能状态)、血常规及生化检查(血常规可能白细胞等增多、生化可能有肝肾功能等指标异常、可了解整体身体状况及辅助判断病情)。
一、实验室检查
1.荧光抗体法检测病毒抗原
原理:取患者的唾液、脑脊液或颈部皮肤活检组织,用荧光标记的狂犬病病毒抗体进行染色,若能检测到病毒抗原则有诊断意义。
意义:这是一种特异性较高的检测方法,对于早期诊断有重要价值,不同年龄、性别及生活方式的人群,只要符合采样条件均可进行该检测,若患者有被可疑狂犬病动物咬伤等病史,此检查有助于明确是否感染狂犬病。
2.病毒分离
方法:从患者的唾液、脑脊液、脑组织等标本中分离狂犬病病毒。
意义:虽然操作相对复杂,但一旦分离出病毒即可确诊。对于有明确暴露史且高度怀疑狂犬病的患者,该检查可提供确凿证据,不同人群只要标本采集符合要求都可进行此项检查,若患者病史中明确有被疑似患狂犬病动物咬伤且出现相关症状,病毒分离是确诊的金标准之一。
3.核酸检测
原理: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检测狂犬病病毒的核酸。
意义: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能在早期帮助诊断狂犬病,各年龄段、不同性别的患者,只要采集合适标本均可进行该检测,尤其是对于症状不典型但有暴露史的患者,核酸检测可辅助明确诊断。
二、影像学及其他检查
1.脑电图检查
表现:狂犬病患者脑电图可出现异常,如慢波增多等情况。
意义:有助于辅助评估患者的神经系统功能状态,不同年龄人群脑电图表现可能因发育差异有一定不同,但都可通过该检查了解脑部电活动情况,对于判断狂犬病患者神经系统受累程度有一定参考价值,尤其对于儿童患者,脑电图检查能辅助评估其神经系统病变情况。
2.血常规及生化检查
血常规:可能出现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增多等情况。
生化检查: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肝功能、肾功能等指标异常,如转氨酶升高等。
意义:通过血常规及生化检查可以了解患者整体的身体状况,不同年龄、性别患者的正常指标范围略有差异,但通过这些检查能辅助判断患者是否存在感染相关的炎症反应以及器官功能受累情况,对于综合评估狂犬病患者病情有重要意义,比如儿童患者身体各器官功能发育尚未完全成熟,血常规及生化检查能更细致地反映其身体的病理生理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