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脂瘤型中耳炎是什么
胆脂瘤型中耳炎并非真性肿瘤,是鼓膜、外耳道复层鳞状上皮经穿孔向中耳腔生长堆积形成的团块,发病与上皮入侵及压迫破坏骨质相关,有听力下降、耳漏等耳部症状及颅内颅外并发症相关表现,可通过耳镜、影像学检查诊断,主要以手术治疗为主去除病灶恢复功能,儿童与成人手术需考虑不同因素。
一、发病机制
1.上皮入侵:多因长期的鼓膜穿孔,外耳道及鼓膜的鳞状上皮细胞经穿孔处向中耳内生长,逐渐堆积形成胆脂瘤。例如,反复的耳部感染、鼓膜穿孔未及时修复等情况,容易导致上皮细胞的异常增殖入侵。
2.压迫与破坏:胆脂瘤会不断增大,对周围的骨质产生压迫,进而引起骨质的破坏吸收。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及病史的人群,其发病的诱因可能有所不同。比如,儿童若有长期的耳部感染史且鼓膜穿孔未得到妥善处理,更易引发胆脂瘤型中耳炎;而一些有频繁游泳等导致耳部进水且耳部曾有感染病史的人群,也属于高危人群。
二、临床表现
1.耳部症状
听力下降:患者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听力减退,这是因为胆脂瘤破坏了中耳内的听小骨等结构,影响了声音的传导。儿童患者若听力下降可能会影响其语言发育等,需特别关注;成人则会影响日常的交流沟通等生活质量。
耳漏:耳道内可流出特殊的白色豆渣样分泌物,伴有臭味。不同人群的耳漏情况可能因个体差异有所不同,比如免疫力较低的人群可能耳漏情况相对更严重。
2.其他症状
颅内、颅外并发症相关表现:当胆脂瘤破坏骨质严重时,可能会引起颅内、颅外并发症。如出现头痛、头晕、面瘫、颈部强直等症状。对于儿童来说,由于其神经系统等发育尚不完善,并发症可能会对其生长发育产生更严重的影响,需及时诊断和处理;成人若出现这些并发症则会严重影响其生活和工作,甚至危及生命。
三、诊断方法
1.耳部检查
耳镜检查:通过耳镜可观察到鼓膜穿孔处有白色胆脂瘤样物质。不同年龄段的患者耳部结构有差异,儿童的耳部更娇嫩,检查时需更加轻柔谨慎。
影像学检查:CT扫描是重要的诊断手段,可清晰显示胆脂瘤对骨质的破坏范围等情况。通过CT能准确判断胆脂瘤与周围结构的关系,为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重要依据。
四、治疗原则
主要以手术治疗为主,通过手术去除胆脂瘤,清除病灶,恢复中耳的正常结构和功能。手术方式的选择需根据胆脂瘤的范围等情况来定。对于儿童患者,手术需更加精细,要充分考虑其生长发育的因素,尽量减少对耳部正常结构和功能的影响;成人则根据其自身的身体状况等综合评估手术方案。术后还需注意预防感染等情况,促进耳部的恢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