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咽炎的症状吃什么药
鼻咽炎症状及对应药物、特殊人群用药注意事项如下:局部症状中,鼻塞若因鼻黏膜充血肿胀,可用麻黄碱滴鼻液等减充血剂,但不宜超7天;流涕为清水样用抗组胺药,脓涕可能需用抗生素。咽部症状咽干用含漱液、含片,咽痛轻者同咽干处理,重者可用非甾体抗炎药。特殊人群方面,儿童用药要谨慎,各类型药物使用均有注意事项;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需咨询医生,权衡利弊,部分可能需暂停哺乳;老年人因有基础疾病及肝肾功能减退,用药要告知病情,注意剂量调整。
一、鼻咽炎症状及对应药物
1.局部症状
鼻塞:鼻咽炎引发的鼻塞,若由鼻黏膜充血肿胀导致,可使用减充血剂,如麻黄碱滴鼻液、羟甲唑啉滴鼻剂等,可减轻鼻黏膜充血,缓解鼻塞症状。但此类药物连续使用一般不超过7天,以免引起药物性鼻炎。
流涕:如果是清水样鼻涕,多为病毒感染引起,可使用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能减轻鼻黏膜过敏反应,减少流涕。若是脓涕,可能合并细菌感染,需使用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头孢呋辛等,前提是经过检查明确有细菌感染指征,如血常规提示白细胞升高等。
2.咽部症状
咽干:可使用含漱液,如复方硼砂溶液、呋喃西林溶液等,保持口腔、咽部清洁,湿润黏膜,缓解咽干。还可选用含片,如西瓜霜含片、银黄含片等,有清咽利喉的作用。
咽痛:疼痛较轻时,可通过上述含漱液和含片缓解。若疼痛明显,可酌情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能减轻炎症反应,缓解疼痛。
二、特殊人群用药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身体各器官发育不完善,用药需格外谨慎。减充血剂使用不当可能影响儿童心血管系统和神经系统发育,应避免长期、大量使用。抗组胺药某些品种可能引起嗜睡等不良反应,影响儿童日常活动和学习,使用时需关注。抗生素使用必须严格遵照医嘱,足量足疗程使用,避免自行停药导致病情反复或产生耐药。非甾体抗炎药要根据儿童年龄、体重调整剂量,避免过量使用导致不良反应。
2.孕妇及哺乳期妇女:孕妇用药可能影响胎儿发育,很多药物需慎用或禁用。减充血剂、抗组胺药、抗生素、非甾体抗炎药等,在使用前务必咨询医生,权衡利弊后决定是否使用。哺乳期妇女用药,部分药物可能通过乳汁传递给婴儿,影响婴儿健康,同样需咨询医生,必要时暂停哺乳。
3.老年人:老年人可能存在多种基础疾病,如高血压、心脏病等。减充血剂可能使血压升高、心率加快,使用前应告知医生自身基础疾病,由医生评估是否适合使用。老年人肝肾功能有所减退,使用药物时需注意药物剂量调整,避免药物蓄积产生不良反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