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桃体炎是什么病
扁桃体炎分为急性和慢性。急性扁桃体炎病因主要是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等,诱因有受凉等,儿童青少年高发,表现为起病急、咽痛等,治疗用青霉素类等抗生素及局部漱口;慢性扁桃体炎多由急性转来或继发于传染病等,表现为反复咽痛等,治疗多需切除。特殊人群中儿童要关注体温等,妊娠期女性用药谨慎,老年人要考虑基础疾病等影响。
一、急性扁桃体炎
1.病因:主要致病菌为乙型溶血性链球菌,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等也可引起。当人体抵抗力下降时,病原体大量繁殖而致病,诱因有受凉、劳累、有害气体刺激等。儿童及青少年是高发人群,因为他们的扁桃体正处于活跃的免疫阶段,易受病原体侵袭。
2.临床表现:起病急,常有剧烈咽痛,多伴有吞咽痛,疼痛可放射至耳部,部分患者有畏寒、高热、头痛、食欲减退、乏力等全身症状。检查可见扁桃体充血、肿大,表面有脓性分泌物。
3.治疗:一般首选青霉素类抗生素,根据病情轻重,决定给药途径(静脉或口服)。如果治疗2-3天病情无好转,需分析原因,改用其他种类抗生素,或酌情使用糖皮质激素。局部可用复方硼砂溶液等漱口,清洁口腔。
二、慢性扁桃体炎
1.病因:多由急性扁桃体炎反复发作转为慢性,也可继发于某些传染病,如猩红热、白喉、流感、麻疹等。鼻腔及鼻窦感染也可伴发本病。
2.临床表现:患者常有反复发作的咽痛,易感冒,或扁桃体隐窝内潴留干酪样腐败物,有口臭。检查可见扁桃体慢性充血,表面不平,瘢痕,与周围组织有粘连,有时可见隐窝口封闭,呈黄白色小点,其上盖有菲薄黏膜或粘连物。
3.治疗:对于反复急性发作或已引起其他脏器病变的慢性扁桃体炎,多采用扁桃体切除术。在手术前需评估患者全身情况,如有无风湿性心脏病、关节炎、肾炎等病史,女性患者需避开月经期。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扁桃体炎需密切关注体温变化,由于儿童体温调节中枢不完善,高热时易出现惊厥,应及时采取物理降温或药物辅助降温,但要避免使用可能对儿童有特殊禁忌的药物。儿童患病时食欲可能下降,需保证营养摄入,选择易消化、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2.妊娠期女性:妊娠期女性患扁桃体炎时,用药需谨慎,因为某些药物可能影响胎儿发育。一般先采用局部含漱等非药物方法缓解症状,如症状严重需用药,应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对胎儿影响小的药物。
3.老年人:老年人扁桃体炎可能伴有其他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在治疗时要考虑基础疾病对药物的代谢等影响。例如使用抗生素时,需注意药物对肝肾功能的影响,因为老年人肝肾功能有所减退。同时,老年人免疫力相对较低,病情变化可能较快,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