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几天会得败血症
新生儿败血症发病时间分早发型(出生7天内,多产前产时感染)和晚发型(出生7天后,多产后感染),早期有体温不稳、反应差等表现,进一步可出现黄疸加重等,护理要注意皮肤脐部等清洁、接触前后洗手等,预防需孕妇保健、分娩无菌操作及新生儿出生后加强护理
一、早发型败血症
发生时间:通常在出生后7天内发病。
相关因素:多与产前、产时的感染有关。比如母亲在孕期有感染,如绒毛膜羊膜炎等,细菌可通过胎盘感染胎儿;或者在分娩过程中,胎儿接触到产道内的细菌而感染。早发型败血症常见的病原体有大肠埃希菌等革兰阴性菌,以及B族链球菌等,病情往往较为严重,因为胎儿在宫内或分娩过程中感染,病原体容易迅速扩散。
二、晚发型败血症
发生时间:出生7天后发病。
相关因素:多与产后感染有关,比如护理不当,新生儿皮肤、黏膜、脐部等部位受到细菌污染而感染,常见的病原体有葡萄球菌、机会致病菌等。晚发型败血症相对早发型来说病情进展可能相对缓慢一些,但也需要引起重视,因为随着新生儿日龄增加,免疫系统有一定发育,但仍可能因感染而出现发热、不吃奶、精神差等表现。
新生儿败血症的表现及应对
一、早期表现
无论是早发型还是晚发型败血症,新生儿可能出现的早期表现包括体温不稳定,可能体温不升或发热;反应差,表现为嗜睡、不爱活动;吃奶量减少或拒奶;呼吸不规则等。这些表现往往不太特异,容易被忽视,但如果新生儿出现这些情况,尤其是有上述感染相关高危因素时,要高度警惕败血症。
二、进一步表现
随着病情发展,可能会出现皮肤黄疸加重且进展快、肝脾肿大、出血倾向(如皮肤瘀点、瘀斑、消化道出血等)、休克表现(如面色苍白、四肢厥冷、皮肤花斑、血压下降等)等。如果新生儿出现这些较明显的表现,需立即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如血培养等,以明确是否为败血症。一旦确诊,需及时进行抗感染等治疗。
特殊人群(新生儿)的护理与预防
一、护理方面
要注意保持新生儿皮肤清洁,尤其是脐部的护理,每天用碘伏消毒脐部,保持脐部干燥,避免尿液等污染脐部。
接触新生儿前后要洗手,避免大人身上的细菌传染给新生儿。
给新生儿喂奶要注意卫生,奶瓶等喂养器具要定期消毒。
二、预防方面
孕妇在孕期要做好保健,积极治疗孕期感染性疾病,减少宫内感染的风险。
分娩过程中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范,减少新生儿产时感染的机会。
新生儿出生后要加强护理,营造良好的卫生环境,减少外界病原体接触新生儿的机会。
总之,新生儿败血症的发病时间有早发型和晚发型的不同情况,其表现多样,需密切观察新生儿状况,一旦有异常表现及时就医诊治,同时做好预防和护理工作以降低新生儿败血症的发生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