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手足口病的症状
宝宝手足口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症状分典型和不典型。典型症状有发热、口腔疱疹或溃疡、手足部皮疹;不典型症状包括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症状,家长需密切观察,流行期要让宝宝勤洗手。
一、典型症状
1.发热:大多数患儿会出现发热症状,体温一般在38℃左右,可为低热或中度发热,部分患儿体温可超过38.5℃。发热通常是手足口病的早期表现之一,一般会持续1-2天,但也有少数患儿发热时间可能更长。这是因为病毒感染机体后,引发免疫反应导致体温调节中枢紊乱。
2.口腔疱疹或溃疡:口腔内会出现疱疹或溃疡,多见于舌、颊黏膜、硬腭、口唇内侧等部位。疱疹周围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破溃后会形成小溃疡,患儿会因此出现拒食、流涎等症状。这是由于肠道病毒侵犯口腔黏膜,引起局部炎症反应。例如,相关研究表明,肠道病毒在口腔黏膜细胞内大量复制,导致细胞病变、坏死,形成疱疹和溃疡。
3.手足部皮疹:手、足、臀部等部位会出现皮疹,初期为红色斑丘疹,随后转为疱疹,疱疹周围可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皮疹通常不痒、不痛、不结痂、不留疤。手足部的皮疹分布较为广泛,可能是病毒通过血液或淋巴循环到达皮肤组织,引起局部的炎症和皮疹反应。一般来说,皮疹会在发病后1-2天内陆续出现。
二、不典型症状
1.神经系统症状:少数患儿可能会出现神经系统受累的表现,如精神差、嗜睡、易惊、头痛、呕吐、肢体抖动、肌无力等。严重时可能会出现抽搐、昏迷等情况。这是因为肠道病毒可能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导致神经功能紊乱。例如,有研究发现,肠道病毒可以通过血-脑屏障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引起脑炎、脑膜炎等病变,从而出现上述神经系统症状。
2.呼吸系统症状:部分患儿可能会出现呼吸浅促、呼吸困难、咳嗽、口周发绀等呼吸系统症状。这是由于病毒感染累及呼吸系统,影响了肺部的正常功能,导致通气和换气功能障碍。比如,病毒可能引起肺部炎症,使肺泡通气量减少,进而出现呼吸相关的症状。
3.循环系统症状:极少数患儿可能会出现面色苍白、心率增快或减慢、四肢发凉、血压升高或下降等循环系统症状。这是因为病毒感染可能影响了心肌和血管的功能,导致循环系统出现紊乱。例如,肠道病毒可能损伤心肌细胞,影响心脏的正常收缩和舒张功能,同时也可能导致血管通透性改变,引起循环血量的变化。
对于宝宝手足口病,家长需要密切观察患儿的症状变化。如果发现患儿出现持续高热不退、精神萎靡、频繁呕吐、肢体抖动明显、呼吸急促等情况,应立即就医,因为这些可能是病情加重的表现,需要及时进行治疗。同时,在手足口病流行期间,要注意让宝宝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等,以减少感染的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