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鼻炎与急性鼻炎的区别
慢性鼻炎由急性鼻炎反复发作等多种因素引发,症状持续超3月、易复发,治疗需除病因、局部及全身用药且考虑不同年龄特殊性;急性鼻炎多由病毒感染致,初期有鼻内不适,后有鼻塞等症状,全身症状轻重不一,病程7-10天,治疗以支持、对症为主,小儿需密切观察
一、病因方面
1.慢性鼻炎:多由急性鼻炎反复发作或未彻底治疗转化而来,另外,鼻腔解剖结构异常(如鼻中隔偏曲)、鼻腔用药不当(长期滥用鼻减充血剂)、长期吸入刺激性物质(如工业粉尘、化学烟雾)、全身慢性疾病(如贫血、糖尿病)等也可引发。不同年龄人群病因可能有所差异,儿童可能与腺样体肥大等有关,成人则可能更多与职业暴露等因素相关;女性在妊娠期可能因内分泌变化诱发慢性鼻炎。
2.急性鼻炎:主要由病毒感染引起,最常见的是鼻病毒,其次为冠状病毒、流感病毒等。受凉、过度疲劳、维生素缺乏等诱因可使机体抵抗力下降,从而易受病毒侵袭引发急性鼻炎,各年龄段均可发病,冬春季为高发季节,生活方式不健康、有基础疾病导致免疫力低下的人群更易患病。
二、症状方面
1.慢性鼻炎:症状持续时间较长,常表现为间歇性或持续性鼻塞,轻重程度不一;鼻涕多为黏液性或黏脓性,量多少不等;部分患者可出现嗅觉减退、头痛、头昏等症状。不同年龄患者症状表现可能有差异,儿童慢性鼻炎可能影响呼吸、睡眠,进而影响生长发育;成年慢性鼻炎患者可能因鼻塞影响工作、生活质量。
2.急性鼻炎:初期有鼻内干燥、灼热感或痒感,继而出现鼻塞、流水样鼻涕,后期鼻涕可变为黏液性、黏脓性。全身症状轻重不一,可有发热、头痛、乏力、食欲减退等,小儿全身症状较成人重,可出现高热、惊厥、呕吐、腹泻等症状。
三、病程方面
1.慢性鼻炎:病程较长,通常超过3个月,且病情容易反复发作,时轻时重。
2.急性鼻炎:病程相对较短,一般持续7-10天左右,若不发生并发症,可逐渐自愈。
四、治疗原则方面
1.慢性鼻炎:首先要去除病因,如矫正鼻腔解剖畸形、停用不合理的鼻腔用药等。局部治疗可使用鼻用糖皮质激素减轻鼻黏膜炎症反应;对于鼻塞严重者可短期使用鼻减充血剂,但需注意避免长期使用导致药物性鼻炎。全身治疗根据病因和病情可选用相应药物,如合并感染可使用抗生素等。不同年龄患者治疗需考虑其特殊性,儿童用药需选择安全性高的药物,孕妇用药更需谨慎评估利弊。
2.急性鼻炎:以支持治疗和对症治疗为主,注意休息,多饮水,清淡饮食。局部可用鼻用生理盐水冲洗鼻腔,以减轻症状、清除鼻腔分泌物。全身症状较重者可适当使用解热镇痛药物缓解症状,如出现合并细菌感染等并发症时可选用抗生素治疗。小儿急性鼻炎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防止出现高热惊厥等严重情况,及时对症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