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膀胱炎需要做哪些检查项目
急性膀胱炎的检查方法包括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和膀胱镜检查。实验室检查有尿常规,可观察白细胞、红细胞等指标辅助诊断,特殊人群需结合临床判断;尿培养能明确病原菌及药敏,清洁中段尿留取,对症状不典型或老年人等患者重要;血常规可看白细胞计数等指标,儿童变化可能更明显。影像学检查有超声,可观察膀胱形态等,对孕妇和儿童安全,有助于发现潜在结构异常;CT对诊断价值小,怀疑并发症时可用,但有辐射,孕妇和儿童需谨慎。膀胱镜一般不作为常规,在诊断不明等情况可考虑,是有创检查,特殊人群需谨慎评估风险。
一、实验室检查
1.尿常规:这是诊断急性膀胱炎最常用的检查方法。通过尿常规可以观察尿液中的白细胞、红细胞、细菌、亚硝酸盐等指标。白细胞增多是泌尿系统感染的重要标志,提示存在炎症;红细胞增多可能表示膀胱黏膜有损伤出血;细菌阳性直接提示泌尿系统存在细菌感染;亚硝酸盐阳性也高度提示有革兰氏阴性杆菌感染。不同年龄和性别的患者,尿常规的参考值基本一致,但对于孕妇等特殊人群,由于生理变化,可能会出现一些生理性的指标波动,需要结合临床症状综合判断。
2.尿培养:尿培养可以明确尿液中病原菌的种类,并进行药敏试验,为临床选择敏感的抗菌药物提供依据。留取尿培养标本时,一般要求清洁中段尿,以减少污染。对于症状不典型或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尿培养尤为重要。老年人由于免疫力低下,可能存在多种病原菌混合感染的情况,尿培养结果对于准确用药更为关键。
3.血常规:血常规主要观察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例等指标。在急性膀胱炎时,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可能会升高,提示存在全身炎症反应。儿童患者的血常规指标变化可能更为明显,因为儿童的免疫系统相对敏感。
二、影像学检查
1.超声检查:超声检查可以观察膀胱的形态、大小、结构以及有无结石、肿瘤等病变。对于急性膀胱炎患者,超声检查可以发现膀胱壁增厚、毛糙等表现。孕妇和儿童进行超声检查相对安全,因为它不涉及辐射。对于有反复膀胱炎发作病史的患者,超声检查有助于发现潜在的泌尿系统结构异常。
2.CT检查:CT检查对于诊断急性膀胱炎的价值相对较小,但在怀疑有泌尿系统其他并发症,如肾脓肿、膀胱周围炎等情况时,CT检查可以提供更详细的解剖结构信息。然而,CT检查存在一定的辐射,对于孕妇和儿童应谨慎使用,必须严格掌握适应证。
三、膀胱镜检查
膀胱镜检查一般不作为急性膀胱炎的常规检查项目。在以下情况下可以考虑进行膀胱镜检查:诊断不明确、怀疑有膀胱肿瘤、结石等病变、治疗效果不佳等。膀胱镜检查是一种有创检查,可能会引起患者不适和并发症,如出血、感染等。对于老年人、体质较弱的患者以及患有严重心血管疾病等特殊人群,进行膀胱镜检查需要谨慎评估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