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窦炎和慢性鼻炎区别
鼻窦炎是鼻窦黏膜炎症性疾病,由细菌、病毒等感染或鼻腔结构异常等诱发,症状有鼻塞、流脓涕等,鼻腔检查可见相应表现,治疗分急性和慢性;慢性鼻炎是鼻腔黏膜及下层慢性炎症,因急性鼻炎反复发作等引起,症状以鼻塞为主,鼻腔检查有其特点,治疗需去除病因并局部或手术治疗,不同年龄患者治疗有差异
一、定义与病因
鼻窦炎:是鼻窦黏膜的炎症性疾病,多由细菌、病毒或真菌感染引起,也可因鼻腔结构异常(如鼻中隔偏曲)、过敏等因素诱发。不同年龄人群均可发病,生活中接触污染空气、免疫力低下等是常见诱因。
慢性鼻炎:是鼻腔黏膜和黏膜下层的慢性炎症,病因较为复杂,可由急性鼻炎反复发作迁延所致,也与长期吸入刺激性物质(如吸烟产生的烟雾、工业粉尘等)、鼻腔用药不当(长期使用鼻用血管收缩剂)、全身性疾病(如贫血、糖尿病)等有关,各年龄段均可能患病,长期不良生活方式易增加患病风险。
二、症状表现
鼻窦炎:主要症状有鼻塞,多为持续性,因鼻窦黏膜肿胀及分泌物阻塞引起;流脓涕,脓涕颜色可呈黄色、绿色等;头痛,不同鼻窦发炎头痛部位有所不同,如额窦炎常表现为前额部疼痛,晨起轻、午后重;还可伴有嗅觉减退、发热、乏力等全身症状,儿童患者可能除局部症状外,还会出现精神不振、食欲减退等表现。
慢性鼻炎:症状以鼻塞为主,可为间歇性或持续性,间歇性鼻塞一般白天、劳动或运动时减轻,夜间、静坐或寒冷时加重;鼻涕多为黏液性,继发感染时可有脓涕;部分患者有嗅觉减退、头痛、头昏等症状,一般全身症状不明显,儿童慢性鼻炎可能影响其睡眠质量,进而影响生长发育。
三、鼻腔检查表现
鼻窦炎:前鼻镜检查可见鼻腔黏膜充血、肿胀,中鼻道或嗅裂有脓性分泌物;鼻内镜检查能更清晰观察鼻窦开口及窦内情况,可见鼻窦开口黏膜水肿、有脓性分泌物潴留;影像学检查(如鼻窦CT)可显示鼻窦黏膜增厚、窦腔密度增高、有积液等改变,能明确鼻窦病变范围及程度。
慢性鼻炎:前鼻镜检查可见下鼻甲肿胀,表面光滑,呈暗红色或淡红色,触之柔软,对血管收缩剂反应良好;鼻内镜检查可见下鼻甲黏膜肿胀,鼻道内有少量黏液性分泌物;一般无鼻窦结构及黏膜的明显异常改变。
四、治疗原则
鼻窦炎:急性鼻窦炎以药物治疗为主,常用抗生素(如明确有细菌感染时使用)、鼻用糖皮质激素(减轻黏膜水肿)、黏液促排剂(促进分泌物排出)等,也可配合鼻腔冲洗;慢性鼻窦炎若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可考虑手术治疗,如鼻内镜下鼻窦开放术等,不同年龄患者治疗时需考虑其生理特点,儿童手术需谨慎评估。
慢性鼻炎:首先需去除病因,如避免接触刺激性物质、纠正不良鼻腔用药习惯等,局部治疗可使用鼻用糖皮质激素、鼻腔冲洗等,药物治疗无效时可考虑手术治疗,如下鼻甲部分切除术等,儿童慢性鼻炎治疗更需注重选择温和、对生长发育影响小的治疗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