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鼻骨骨折
鼻骨骨折是鼻外伤中最常见的,由直接外力致鼻骨部位骨折,解剖结构等致其易骨折,临床表现有局部疼痛、肿胀、鼻出血、鼻部畸形等,诊断靠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治疗分闭合性和开放性,预后多数较好,不及时或复位不佳会有后遗症,不同人群预后略有差异且有既往病史者需密切观察
一、定义
鼻骨骨折是鼻外伤中最常见的一种,多由直接外力作用所致,如撞击、跌倒等,是鼻骨部位发生的骨折情况。
二、解剖基础相关影响
鼻骨位于面部中央,形似“T”字形,左右各一,上部较窄,下部较宽,其解剖结构特点使其在受到外力时容易发生骨折。不同年龄人群中,儿童鼻骨相对较软、薄,成人鼻骨相对坚固,但在遭受较大外力时仍可骨折;男性由于面部相对更突出,发生鼻骨骨折的几率相对可能稍高一些;有鼻部既往病史的人群,鼻骨结构可能已存在一定变化,更易在受到外力时骨折。
三、临床表现
1.局部疼痛:受伤部位有明显疼痛,按压时疼痛加剧,疼痛程度因骨折程度而异,轻度骨折可能疼痛相对较轻,严重骨折疼痛较剧烈。
2.肿胀:受伤处软组织肿胀,由于鼻部血管丰富,受伤后容易出现皮下淤血、肿胀,一般在受伤后数小时内开始出现,肿胀程度随损伤严重程度不同而不同。
3.鼻出血:多为少量鼻出血,是因为鼻黏膜血管破裂所致,严重骨折时可能鼻出血较多。
4.鼻部畸形:骨折移位明显时可出现鼻部畸形,如鼻梁偏斜、塌陷等,这是由于骨折后骨的正常结构遭到破坏,导致鼻部外观发生改变。
四、诊断方法
1.体格检查:医生会详细检查鼻部,观察鼻部外形、触诊有无骨擦感等,通过触诊可以初步判断鼻骨是否有骨折及骨折的大致情况。
2.影像学检查
X线检查:可初步了解鼻骨骨折的情况,能发现较明显的骨折线及骨折移位等,但对于一些细微的骨折可能显示不清晰。
CT检查:是诊断鼻骨骨折的重要方法,能清晰显示鼻骨的细微骨折、骨折移位方向及周围组织的情况,有助于制定治疗方案。
五、治疗原则
1.闭合性鼻骨骨折
无移位或轻度移位:如果骨折无明显移位,一般无需特殊复位,可让其自然愈合,但要注意避免再次受伤,定期观察鼻部情况。
有移位骨折:通常需要进行复位治疗,一般在受伤后7-10天内进行复位,此时鼻部肿胀已开始消退但尚未完全纤维化,复位相对容易。复位方法包括闭合复位等。
2.开放性鼻骨骨折:需要及时进行清创缝合等处理,同时进行骨折复位等操作,预防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
六、预后情况
一般来说,经过及时、正确的治疗,大多数鼻骨骨折患者预后较好,鼻部外形和功能可恢复正常。但如果治疗不及时或复位不佳,可能会导致鼻部畸形、鼻腔通气障碍等后遗症。不同年龄人群预后略有差异,儿童骨折愈合相对较快,但也需注意规范治疗;成人如果能及时得到恰当治疗,预后也较为理想。有鼻部既往病史的患者在治疗后需要更密切观察,因为既往病史可能影响骨折的愈合及预后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