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结石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膀胱结石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发性膀胱结石形成与饮食因素(儿童长期高动物蛋白、高糖低纤维及成人长期精制谷物饮食、饮水不足)、下尿路梗阻(儿童先天性下尿路畸形,成人前列腺增生等)、膀胱异物有关;继发性膀胱结石与上尿路结石排入膀胱、膀胱憩室、神经源性膀胱导致的尿潴留有关。
一、膀胱结石的形成原因
(一)原发性膀胱结石
1.饮食因素
对于儿童而言,若长期摄入过多高动物蛋白、高糖的食物,而膳食纤维摄入不足,会影响尿液成分,增加膀胱结石形成风险。例如,一些以高蛋白、高糖饮食为主的儿童群体,其尿液中相关成分的比例可能发生改变,使得晶体物质容易析出。在成人中,长期食用精制谷物等也可能与原发性膀胱结石形成相关,因为这类饮食可能导致尿液中尿酸等成分代谢异常。
饮水不足会使尿液浓缩,尿液中矿物质和盐类的浓度相对升高,促进结石物质的沉积。无论是儿童还是成人,饮水少都可能是原发性膀胱结石的诱发因素。
2.下尿路梗阻
儿童情况:先天性的下尿路畸形,如尿道瓣膜、先天性尿道狭窄等,会导致尿液排出不畅。尿液在膀胱内长时间潴留,一方面使得尿液中的晶体物质更容易沉淀;另一方面,潴留的尿液容易滋生细菌,细菌等微生物可以作为核心,促进结石的形成。例如,尿道瓣膜会阻碍尿液从膀胱顺利排出,膀胱内尿液淤积,为结石形成创造了条件。
成人情况:前列腺增生是引起成人下尿路梗阻的常见原因。前列腺增生会导致尿道狭窄,尿液排出受阻,尿液在膀胱内停留时间延长,使得尿液中的钙、磷等成分容易沉积形成结石。此外,膀胱颈挛缩、膀胱肿瘤等也可引起下尿路梗阻,进而增加膀胱结石形成的可能性。
3.膀胱异物
膀胱内留置的尿管、缝线等异物,可作为核心,促使尿液中的晶体围绕其沉积形成结石。例如,长期留置导尿管的患者,由于异物的存在,尿液中的有形成分容易附着在异物表面,逐渐形成结石。
(二)继发性膀胱结石
1.上尿路结石排入膀胱
肾脏或输尿管的结石,在尿液的冲刷下,有可能排入膀胱。上尿路结石的成分如果是草酸钙、磷酸钙等,进入膀胱后,由于膀胱内环境的改变,结石可能会继续生长。例如,肾脏的草酸钙结石随着尿液流至膀胱,在膀胱内进一步沉积增大,形成膀胱结石。
2.膀胱憩室
膀胱憩室是膀胱壁向外膨出的袋状结构,憩室内尿液引流不畅,容易形成结石。因为憩室内尿液潴留,其中的晶体物质容易沉淀,逐渐形成结石。例如,膀胱憩室内长期存在的尿液潴留环境,使得结石形成的几率增加。
3.神经源性膀胱
神经系统疾病导致膀胱功能障碍,如脊髓损伤、糖尿病神经病变等引起的神经源性膀胱,会出现膀胱排尿功能异常,表现为尿潴留。尿液在膀胱内长时间潴留,不仅会使尿液中的成分浓缩,而且容易滋生细菌,进而促进膀胱结石的形成。例如,脊髓损伤患者由于支配膀胱的神经功能受损,膀胱不能正常排空,尿液在膀胱内积聚,为结石形成提供了条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