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胃炎症状与治疗
小儿胃炎症状多样,不同年龄段表现有别,治疗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和针对病因治疗,特殊人群小儿防治需家长密切关注饮食、规范治疗、注意作息等,做好相关预防工作
一、小儿胃炎的症状
小儿胃炎的症状多样,不同年龄段表现可能略有差异。学龄前及学龄儿童多表现为上腹部疼痛、腹胀、恶心、呕吐等,疼痛程度不一,可为隐痛、胀痛或剧痛。婴幼儿胃炎症状相对不典型,可能出现哭闹不安、拒食、呕吐、腹泻等,部分患儿还可能伴有食欲减退,长期患病可能影响生长发育,表现为体重不增或增长缓慢。胃炎发作可能与饮食不当(如进食过多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或暴饮暴食、食用不洁食物等)、感染(如幽门螺杆菌感染等)、药物刺激(如长期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等)等因素有关,这些因素会影响小儿的胃肠功能,导致胃部出现炎症反应,进而引发相应症状。
二、小儿胃炎的治疗
1.一般治疗:首先要调整饮食,让患儿进食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面条等,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同时要规律饮食,定时定量。对于存在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患儿,需要进行规范的抗幽门螺杆菌治疗,但药物选择需谨慎,要根据患儿年龄等因素合理选择。一般治疗是基础,通过调整饮食等方式可减轻胃部负担,促进胃黏膜的修复。
2.药物治疗:可根据患儿具体症状使用药物。若有腹胀、消化不良等情况,可使用促胃肠动力药物;若有反酸、烧心等症状,可使用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等。但药物使用需严格遵循儿科用药原则,考虑患儿年龄对药物代谢等的影响,选择合适的药物种类及剂量范围,以确保治疗安全有效。例如,对于胃酸分泌过多的患儿,可选用合适的抑酸剂,但要避免不适合儿童使用的药物剂型或成分。
3.针对病因治疗:如果是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的胃炎,需进行抗幽门螺杆菌治疗,目前多采用联合用药方案,但要根据患儿年龄等情况合理选择抗生素等药物,以提高疗效并减少不良反应。对于因药物刺激引起的胃炎,应尽量停用相关药物或更换其他对胃刺激较小的药物。同时,要注意避免患儿接触其他可能导致胃炎的诱因,如避免再次食用不洁食物等,从多方面针对病因进行干预,促进胃炎的康复。
三、特殊人群(小儿)的温馨提示
小儿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在胃炎的防治中需特别注意。家长要密切关注患儿的饮食情况,确保患儿摄入营养均衡且易消化的食物,避免给患儿食用可能刺激胃部的食物。对于患有胃炎的小儿,要按照医嘱规范治疗,按时服药,定期复诊。在生活中要注意让患儿保持规律的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适当进行户外活动,增强机体免疫力,但要避免剧烈运动后立即进食。同时,要注意观察患儿的症状变化,如腹痛、呕吐等症状是否加重或缓解,若有异常应及时就医。另外,对于有幽门螺杆菌感染家族史或相关高危因素的小儿,要做好预防工作,如注意饮食卫生,避免交叉感染等,因为小儿的免疫系统相对较弱,更容易受到幽门螺杆菌等病原体的侵袭而引发胃炎等疾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