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上湿疹和脚气怎样区分
脚上湿疹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与变态反应有关,临床表现有急、亚急、慢性期不同表现及瘙痒等特点,实验室检查无真菌感染依据;脚气由皮肤癣菌引起,通过接触传染,分水疱型、间擦糜烂型、鳞屑角化型,实验室检查真菌镜检或培养可发现皮肤癣菌
一、病因方面
1.脚上湿疹:是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表皮及真皮浅层的炎症性皮肤病,内部因素如慢性消化系统疾病、精神紧张、失眠、过度疲劳、情绪变化等,外部因素如生活环境、气候变化、食物等均可影响脚上湿疹的发生,其发病机制与变态反应有关。例如,有研究表明,接触某些过敏原(如某些化学物质、植物、动物皮毛等)可能诱发脚上湿疹,且个体的遗传易感性在其中也起到一定作用,具有过敏体质的人群相对更易患脚上湿疹。
2.脚气:是由皮肤癣菌引起的足部浅表皮肤真菌感染,主要通过接触传染,在公共浴池、游泳池边、足底健身房等场所容易感染,潮湿、闷热的环境有利于皮肤癣菌的生长繁殖,比如脚部多汗、穿不透气的鞋子等情况会增加患脚气的风险,皮肤癣菌会侵犯脚部皮肤角质层等部位,引发炎症反应。
二、临床表现方面
1.脚上湿疹:急性期表现为红斑、丘疹、水疱,严重时可出现渗液、糜烂;亚急性期红肿及渗出减轻,表现为丘疹、结痂、脱屑;慢性期则表现为皮肤增厚、粗糙、苔藓样变,常伴有明显瘙痒,瘙痒程度较为剧烈,且多呈对称性分布,好发于足背、足跟等部位,但具体部位不固定,可因个体差异有所不同。不同年龄人群发病表现可能有一定差异,儿童脚上湿疹可能在外观上更倾向于出现较为明显的红斑、水疱等表现,而老年人可能皮肤增厚等慢性改变更为突出;女性在穿着高跟鞋等特殊鞋类时,可能足背等部位湿疹表现受影响;生活方式中长期行走、脚部出汗多等情况会加重湿疹症状;有过敏病史的人群更易反复出现脚上湿疹。
2.脚气:临床上分为水疱型、间擦糜烂型和鳞屑角化型。水疱型多发生在足缘、足底,初为针尖大小的深在水疱,疱液清,可融合成大疱;间擦糜烂型好发于趾间,尤以第3-4和4-5趾间多见,表现为趾间皮肤浸渍、发白、糜烂,去除浸渍的表皮,可见红色糜烂面,有明显瘙痒;鳞屑角化型表现为足跟、足底及足侧缘皮肤增厚、粗糙、脱屑、干燥,冬季易发生皲裂、出血,一般瘙痒症状相对水疱型和间擦糜烂型较轻,但病情顽固。不同年龄人群脚气表现类似,但儿童由于脚部皮肤相对娇嫩,可能间擦糜烂型表现相对更明显;男性如果脚部多汗且常穿运动鞋等不透气鞋类,患脚气风险较高;生活方式中脚部卫生状况差、长期穿同一双鞋等会促进脚气发展;有足部皮肤癣菌感染接触史的人群易患脚气。
三、实验室检查方面
1.脚上湿疹:一般没有真菌感染的依据,斑贴试验等可能有助于查找过敏原,但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和病史综合判断。
2.脚气:真菌镜检或真菌培养可发现皮肤癣菌,这是诊断脚气的金标准,通过在病变部位取材进行镜检或培养,若发现皮肤癣菌即可明确诊断为脚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