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怎样治疗
中耳炎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局部用抗生素滴耳液、全身用抗生素)、手术治疗(鼓膜修补术、乳突根治术及改良乳突根治术)、病因治疗(积极治疗上呼吸道病灶性疾病、纠正不良生活方式),儿童患者治疗需谨慎,老年患者要综合基础疾病情况治疗
一、药物治疗
1.局部用药:根据中耳炎的不同阶段选择合适药物,如急性发作期有脓性分泌物时,可先用3%过氧化氢溶液清洗外耳道脓液,再用抗生素滴耳液,如氧氟沙星滴耳液等,其通过局部发挥抗菌作用,抑制细菌生长繁殖以减轻炎症。对于慢性期鼓膜穿孔者适用,能直接作用于中耳病变部位控制感染。
2.全身用药:当感染较重、有全身症状时可考虑全身用抗生素,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通过血液循环到达中耳部位发挥抗菌作用,但需根据药敏试验等合理选择,以确保用药针对性。
二、手术治疗
1.鼓膜修补术:适用于鼓膜穿孔长期不愈的患者,通过手术修复鼓膜,恢复鼓膜的完整性,改善中耳的通气引流等功能。对于儿童患者,要考虑其生长发育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和方法,尽量减少对听力发育的影响。
2.乳突根治术及改良乳突根治术:对于中耳病变较严重,乳突内有病变组织时可采用。乳突根治术是彻底清除乳突、鼓室及咽鼓管鼓口病变组织,而改良乳突根治术在清除病变的同时尽量保留中耳的传音结构,以提高患者的听力。对于有基础病史如糖尿病的患者,要控制好血糖等基础情况后再考虑手术,以降低手术风险,因为高血糖可能影响伤口愈合等。
三、病因治疗
1.积极治疗上呼吸道病灶性疾病:如慢性鼻窦炎、扁桃体炎等,因为这些病灶可能是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反复发作的诱因。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扁桃体等淋巴组织较发达,更容易受到感染影响,要密切关注上呼吸道情况,及时治疗相关疾病。比如慢性鼻窦炎患者可能会有脓性分泌物倒流至中耳,引发中耳炎反复发作,所以积极治疗鼻窦炎对控制中耳炎很重要。
2.纠正不良生活方式:避免长时间处于噪声环境中,减少对耳部的刺激;注意保持耳部清洁,避免污水进入耳道,但也不要过度清理耳道,以免损伤耳道皮肤及鼓膜。对于长期吸烟的患者,吸烟产生的烟雾等有害物质可能会刺激耳部黏膜,加重中耳炎的炎症,所以建议患者戒烟,改善生活环境,减少不良因素对耳部的影响。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患者:儿童的耳部结构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在治疗过程中要更加谨慎。用药时要选择儿童适用的剂型和药物,避免使用可能影响听力发育的药物。同时,要密切观察儿童的症状变化,如听力情况、耳部疼痛等,因为儿童表达能力有限,需要家长细心护理,定期带儿童复诊,监测病情恢复情况。
2.老年患者:老年患者常伴有其他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在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时,要综合考虑其基础疾病情况。在用药方面要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手术时要充分评估其身体耐受情况,术后要加强护理,预防感染等并发症,因为老年患者身体恢复相对较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