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咽喉炎与慢性咽炎有什么区别
慢性咽喉炎与慢性咽炎在定义范畴、解剖部位表现、病因、诊断依据、治疗原则上有差异又有相通之处。慢性咽喉炎范围更宽泛含喉部,慢性咽炎重点在咽部;两者病因有共同及不同倾向;诊断分别依据不同检查;治疗都需避刺激,慢性咽炎局部治咽部,慢性咽喉炎重喉部休息等,儿童老人治疗有差异。
一、定义与范畴
慢性咽喉炎是咽喉部黏膜、黏膜下及淋巴组织的慢性炎症,范围更宽泛,包括咽部及喉部的慢性炎症;慢性咽炎则主要是咽部黏膜、黏膜下及淋巴组织的慢性炎症,重点在咽部。
二、解剖部位差异体现的表现不同
慢性咽炎:主要表现为咽部不适感,如异物感、灼热感、干燥感等,还可有轻微疼痛,晨起时可能出现刺激性咳嗽,伴恶心,检查可见咽部黏膜慢性充血,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等。例如,长期用嗓过度的教师等人群易患慢性咽炎,主要是咽部受影响明显。
慢性咽喉炎:除了有咽部类似慢性咽炎的表现外,还可能出现喉部的症状,如喉部干燥、刺痛感,声音嘶哑等,检查可见喉部黏膜充血、肿胀等。长期吸烟的人群,烟草烟雾刺激咽喉部,更容易出现包括喉部在内的慢性咽喉炎表现。
三、病因方面的关联与区别
共同病因:都可能由急性咽喉炎反复发作迁延不愈引起,都可能与长期不良刺激有关,如长期吸烟、饮酒,长期接触粉尘、化学气体等。
不同病因倾向:慢性咽炎可能更易受饮食刺激影响,比如长期食用辛辣、过烫食物等对咽部刺激更明显;而慢性咽喉炎中喉部症状可能与用声过度关系更密切,比如歌手、教师等用声较多的人群,喉部更易受累出现慢性咽喉炎表现。年龄方面,各年龄段都可能患病,但老年人由于机体功能衰退,咽部和喉部黏膜修复能力下降,更易受各种慢性刺激影响患慢性咽喉炎或慢性咽炎;儿童如果有长期被动吸烟、反复呼吸道感染等情况,也可能引发咽喉部慢性炎症,但相对成人在病因表现上可能有所不同,儿童可能更易因呼吸道感染的反复影响咽部和喉部。
四、诊断依据的差异体现
慢性咽炎:主要依据患者的症状表现,结合咽部检查,如咽部黏膜慢性充血、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等即可初步诊断。
慢性咽喉炎:除了症状表现外,还需要结合喉部的检查,如喉镜检查可见喉部黏膜充血、肿胀等情况来明确诊断,有时可能需要综合评估患者整体的用声情况、接触刺激因素等多方面因素。
五、治疗原则的相通与不同
相通原则:两者都需要避免接触刺激性因素,如戒烟酒、避免接触粉尘及化学刺激性气体等,都可以使用一些清喉利咽的中成药等进行辅助治疗。
不同原则:慢性咽炎如果咽部症状明显,以针对咽部的局部治疗为主,如使用含漱液等;而慢性咽喉炎如果喉部症状明显,可能需要更注重喉部的休息等,比如尽量减少用声过度等情况,必要时可能需要结合喉部的局部治疗措施。对于儿童患者,治疗上更需谨慎,优先选择对儿童影响小的治疗方式,非药物干预应作为首选,如改善儿童的生活环境,避免接触刺激性物质等;老年人则要考虑其机体的耐受性等情况,选择相对温和的治疗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