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隐睾治疗的方法
隐睾的治疗包括激素治疗和手术治疗。激素治疗适用于出生后6个月内睾丸未降患儿,常用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但年龄较大患儿效果不佳且有局部反应;手术治疗有睾丸下降固定术,适宜年龄12岁,超2岁生精功能受影响,可降低恶变风险,青春期后手术多失去生精功能,还有自体睾丸移植术适用于高位隐睾但操作复杂;术后需做好护理,包括保持手术部位清洁、观察情况、适当休息和营养饮食等,且要定期随访,通过检查观察睾丸情况,及时处理异常,长期关注生殖系统发育和恶变可能性。
一、激素治疗
隐睾可能与内分泌因素有关,对于出生后6个月内,睾丸仍未下降至阴囊的患儿,可考虑使用激素治疗。常用的激素有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其作用机制是刺激间质细胞产生睾酮,促使睾丸下降。一般肌内注射,疗程通常为12个疗程,每个疗程有相应的剂量和注射次数要求。但激素治疗有一定的适应证和禁忌证,需要严格把握,且部分患儿可能出现注射部位疼痛等局部反应。对于年龄较大的患儿,激素治疗效果往往不佳。
二、手术治疗
1.睾丸下降固定术
手术时机:一般认为,1岁后睾丸自行下降的可能性减小,所以手术治疗的适宜年龄多在12岁之间。如果超过2岁,睾丸的生精功能可能已经开始受到影响,手术效果也会变差。对于异位睾丸或合并有腹股沟疝的隐睾患儿,应尽早手术。
手术方式:根据隐睾的位置选择不同的手术入路,如腹股沟入路、阴囊入路等。手术的关键是将睾丸充分游离,松解精索,使其无张力地下降至阴囊内,并固定。手术可以有效降低隐睾发生恶变的风险,因为腹腔内温度高于阴囊温度,长期处于腹腔内的睾丸发生肿瘤的概率比正常阴囊内睾丸高很多倍。对于青春期后发现的隐睾,即使行手术将睾丸拉下,也往往失去生精功能,但仍可降低恶变风险。
2.自体睾丸移植术:适用于高位隐睾,即睾丸位于腹腔内或腹股沟管高位,常规手术难以将睾丸下降至阴囊内的情况。该手术是将睾丸连同血管一起切取,移植到阴囊内,重建血运。但手术操作相对复杂,对医生的技术要求较高,且存在移植睾丸血运重建是否成功等问题,需要谨慎评估患儿的病情后再决定是否采用该手术方式。
三、术后护理与随访
1.术后护理
术后要保持手术部位清洁干燥,防止感染。密切观察阴囊有无肿胀、出血等情况。对于小儿要注意避免其用手搔抓手术部位。术后患儿需要适当休息,减少剧烈活动,防止睾丸固定装置移位等。
饮食上要给予富含营养的食物,促进伤口愈合。对于婴幼儿要保证营养摄入充足,以利于身体恢复。
2.随访
术后需要定期随访,一般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等进行复查。通过超声等检查手段观察睾丸的位置、血运情况以及睾丸的发育情况等。随访对于及时发现可能出现的问题,如睾丸回缩、复发等非常重要。如果发现异常情况,需要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对于隐睾患儿,即使经过治疗,也需要长期关注其生殖系统的发育情况以及恶变的可能性,因为隐睾带来的不良影响可能在术后较长时间内逐渐显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