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道感染怎么引起
尿道感染的常见引发因素包括细菌入侵途径(上行感染、血行感染、淋巴道感染)、易感人群相关因素(女性、男性、儿童、老年人)以及其他因素(泌尿系统结构或功能异常、医源性因素、免疫力低下人群)。其中上行感染是最主要途径,女性因解剖结构等更易感染,男性、儿童、老年人等也各有易感染情况,还有多种其他因素可引发尿道感染。
一、尿道感染的常见引发因素
(一)细菌入侵途径
1.上行感染:这是最主要的感染途径,绝大多数尿道感染是由细菌沿尿道上行至膀胱、输尿管甚至肾脏引起的。女性由于尿道短而宽,且距离肛门较近,大肠杆菌等细菌更容易从尿道外口侵入并上行感染。例如,女性在性生活后,细菌容易被挤入尿道引发感染;平时不注意会阴清洁卫生,也会增加细菌上行感染的风险。对于儿童,尤其是女婴,若尿布更换不及时,粪便中的细菌可能污染尿道导致上行感染。
2.血行感染:较少见,细菌从身体其他部位的感染病灶,通过血液循环到达肾脏和尿路引起感染。如败血症患者,细菌可随着血流到达泌尿系统引发尿道感染,但这种情况相对少见。
3.淋巴道感染:更为罕见,盆腔和下腹部的器官感染时,细菌可通过淋巴系统蔓延到泌尿系统引发尿道感染。
(二)易感人群相关因素
1.女性:女性尿道短、宽且直,尿道外口靠近肛门,这一解剖结构特点使得女性较男性更容易发生尿道感染。在育龄期女性中,性生活是常见的诱发因素之一,性生活过程中可能将周围细菌挤入尿道,从而引发感染。另外,绝经后女性由于雌激素水平降低,尿道黏膜变薄,局部抵抗力下降,也容易发生尿道感染。
2.男性:某些男性疾病可能增加尿道感染风险,如前列腺增生,增生的前列腺会压迫尿道,导致尿液引流不畅,细菌容易在尿道内滋生繁殖;包茎或包皮过长的男性,包皮下容易藏污纳垢,细菌容易积聚,增加尿道感染的几率。
3.儿童:婴儿期男婴可能因包皮过长、女婴可能因尿道短且外口暴露等因素易发生尿道感染;学龄前儿童如果不注意个人卫生,也可能出现尿道感染情况,比如不经常清洗会阴部等。
4.老年人:老年人机体抵抗力下降,常伴有前列腺增生等泌尿系统疾病,容易出现尿潴留,尿液在膀胱内停留时间过长,为细菌生长繁殖提供了有利条件,从而增加尿道感染的发生风险。
(三)其他因素
1.泌尿系统结构或功能异常:如尿路结石、尿路畸形(如肾盂输尿管连接处狭窄等),会导致尿液排出不畅,尿液潴留容易滋生细菌引发感染;膀胱输尿管反流,使得尿液从膀胱逆流回输尿管甚至肾盂,细菌随之逆流而上,增加尿道感染的可能性。
2.医源性因素:留置导尿管、膀胱镜检查等操作,可能会破坏尿道黏膜的完整性,将细菌引入尿路,从而引发尿道感染。据相关研究,长期留置导尿管的患者,尿道感染的发生率显著高于非留置导尿管的人群。
3.免疫力低下人群:患有糖尿病、艾滋病等疾病的人群,以及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由于机体免疫力下降,对细菌的抵抗力减弱,容易发生尿道感染,且感染后较难控制,病情容易反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