猩红热有什么危害
猩红热急性期可致高热、皮疹、咽痛等影响生活质量与生长发育;并发症有风湿性并发症(心肌炎、关节炎)和肾脏并发症(急性肾小球肾炎等);婴幼儿免疫系统未全,病情变化快、易现并发症;免疫力低下人群病情更重、病程长、感染难控。
一、急性期的危害
猩红热是由A组β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急性期可能出现高热,体温可迅速升至39℃左右,持续2-4天,部分患儿会因高热引发惊厥等情况。还会有典型的皮疹表现,皮疹为弥漫性充血的皮肤上出现针尖大小的丘疹,触之似砂纸样,疹间无正常皮肤,压之褪色,伴有痒感,这会给患儿带来不适,影响其生活质量。同时,发病初期患儿常出现咽痛、吞咽痛等症状,严重时会影响进食,导致营养摄入不足,尤其对于年龄较小的儿童,可能会因吞咽困难而拒食,进而影响生长发育。
二、并发症危害
1.风湿性并发症
发病后2-3周左右,可能引发风湿性心肌炎,表现为心率加快、心音低钝、心电图异常等。这是因为链球菌的某些成分与人体心肌组织有相似抗原性,机体产生的抗体在攻击链球菌时也会攻击心肌组织。对于儿童来说,若不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会影响心脏功能,导致慢性心瓣膜病变等长期问题,影响其成年后的生活质量,而且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心脏受损可能对其心血管系统的正常发育产生不良影响。
还可能出现风湿性关节炎,表现为大关节的红肿、疼痛、活动受限等。关节的炎症会限制患儿的活动,影响其肢体功能的正常发展,尤其对于学龄儿童,可能会影响其日常的学习和活动。
2.肾脏并发症
发病后2-4周左右,部分患儿可能出现急性肾小球肾炎,主要表现为水肿、少尿、血尿、高血压等。肾脏功能受损会影响体内水盐代谢和废物排泄,儿童的肾脏还在发育中,肾小球滤过功能等相对不完善,患急性肾小球肾炎后,病情进展可能较快,若治疗不及时,可能转为慢性肾炎,影响肾脏的长期功能,对儿童的生长发育和健康产生长期的不良影响。
三、对特殊人群的危害特殊性
1.婴幼儿
婴幼儿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患猩红热后病情变化可能较快,更容易出现高热不退的情况,而且由于其表达能力差,家长往往难以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同时,婴幼儿患猩红热后引发并发症的风险相对较高,如更容易出现严重的心脏、肾脏并发症,因为其身体各器官功能相对脆弱,对感染的耐受能力较差。例如,婴儿可能在患猩红热后很快出现呼吸急促、心率异常增快等心肌炎的早期表现,但由于不会准确表达身体的不适,容易被家长忽视,导致病情延误。
2.免疫力低下人群
本身免疫力低下的儿童或成人,如患有先天性免疫缺陷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等人群,患猩红热后病情会更严重,病程更长,更容易出现严重的感染扩散情况,如引发败血症等。而且在治疗过程中,感染控制相对困难,因为其自身的免疫防御能力较弱,难以有效对抗链球菌的感染,需要更密切的医疗监测和更积极的治疗措施,但由于免疫力低下,药物的使用可能需要更加谨慎,要考虑到药物对其自身免疫功能的进一步影响等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