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败血症的早期表现
新生儿败血症表现多样,一般表现有体温异常(部分不升、部分低热或中等度热)、一般状况差(精神萎靡、反应差、吃奶减少);局部表现包括皮肤黏膜有黄疸、脓疱、瘀点瘀斑,脐部有红肿、脓性分泌物等;呼吸系统表现为呼吸增快或不规则、呼吸困难;消化系统有拒奶、呕吐、腹泻等;循环系统可出现面色苍白、四肢发凉等,早期表现不典型,有高危因素的新生儿需警惕,应及时就医检查,护理上要注意皮肤清洁尤其是脐部护理。
一、一般表现
(一)体温异常
新生儿败血症时体温可出现多种异常情况,部分患儿体温不稳定,可表现为体温不升,尤其是早产儿,体温常低于35℃,这是因为新生儿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而败血症时机体代谢紊乱影响体温调节;也有部分患儿可出现发热,多为低热或中等度热。
(二)一般状况差
患儿精神萎靡、反应差,表现为不哭、少动、吃奶减少,与正常新生儿活泼、吃奶好的状态形成明显对比。这是由于败血症时细菌毒素等物质影响机体的正常代谢和功能,导致新生儿整体状态不佳。
二、局部表现
(一)皮肤黏膜
1.黄疸:约有1/3-1/2的患儿可出现黄疸,且往往是败血症的早期表现之一。可能是由于胆红素代谢相关的酶或转运蛋白功能受影响,也可能是感染导致红细胞破坏增加等多种因素引起。黄疸程度可轻重不一,有时可能是唯一的显性症状,且黄疸可迅速加重或消退延迟。
2.皮肤损伤:部分患儿可出现皮肤脓疱、瘀点、瘀斑等。皮肤脓疱可能是局部皮肤感染灶,如常见的新生儿脓疱疮,细菌可通过皮肤破损处侵入引起败血症;瘀点、瘀斑则可能与凝血功能异常有关,败血症时细菌毒素等可影响凝血机制,导致皮肤出现出血点。
(二)脐部表现
脐部是新生儿容易感染的部位,若发生败血症,脐部可出现异常,如脐轮红肿、有脓性分泌物等,提示脐部存在感染灶,细菌可通过脐部侵入血液循环引发败血症。
三、呼吸系统表现
患儿可出现呼吸增快或呼吸不规则,这是因为败血症时机体缺氧或毒素刺激呼吸中枢等原因导致。呼吸增快可超过60次/分,严重时可出现呼吸困难,表现为鼻翼扇动、三凹征等。
四、消化系统表现
常有拒奶、呕吐、腹泻等表现。胃肠道功能受影响,是因为细菌毒素等影响胃肠道的正常蠕动和消化吸收功能,导致新生儿出现吃奶不好、呕吐以及大便性状改变等情况。
五、循环系统表现
部分患儿可出现面色苍白、四肢发凉、皮肤花斑等,提示可能存在循环功能障碍。这是由于败血症导致微循环障碍,血管通透性增加,有效循环血量减少,进而影响循环系统的正常功能。严重时可出现休克表现,如血压下降、脉搏细弱等。
新生儿败血症早期表现多样且不典型,若新生儿出现上述相关表现,尤其是有高危因素(如胎膜早破时间长、母亲有感染等)的新生儿,应高度警惕败血症的可能,需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如血常规、血培养等,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改善预后。同时,对于新生儿的护理要格外注意,保持皮肤清洁,尤其是脐部护理要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进行,减少感染机会,这对预防新生儿败血症以及早期发现败血症的异常表现都非常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