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前庭炎的症状及治疗
鼻前庭炎分急性和慢性,急性表现为鼻前庭疼痛、弥漫性红肿,严重时有浅表糜烂和浆液性渗出物,常见于常用力擤鼻、挖鼻者;慢性有鼻内发痒、灼热等不适,鼻前庭皮肤增厚、有痂皮,多发生于长期接触有害粉尘或有鼻腔脓性分泌物刺激者。治疗上,一般需避免有害物刺激、摒弃挖鼻习惯,积极治疗原发病,保持鼻前庭清洁;药物治疗包括局部用抗生素软膏、3%过氧化氢溶液等,症状重或合并感染时需全身用抗生素;特殊人群治疗各有注意事项,儿童要避免用刺激性强的药,老年人要考虑药物相互作用,孕妇谨慎用药,过敏体质人群用药前告知过敏史并先局部试用。
一、鼻前庭炎的症状
1.急性鼻前庭炎:患者鼻前庭处会有明显的疼痛,尤其在擤鼻或触碰时疼痛加剧。检查可见鼻前庭皮肤呈弥漫性红肿,严重时会有浅表糜烂,表面有浆液性渗出物。这种情况在经常用力擤鼻、挖鼻的人群中较为常见,比如患有感冒、过敏性鼻炎等导致流涕较多,患者频繁擤鼻就容易引发。
2.慢性鼻前庭炎:鼻内会有发痒、灼热、干燥及异物感。鼻前庭皮肤会增厚,有痂皮形成,去除痂皮后可出现小出血创面。患者经常会不自觉地揉鼻或挖鼻来缓解不适。长期接触有害粉尘,如在水泥厂、煤矿等工作环境中的人群,以及有长期鼻腔脓性分泌物刺激的患者,如鼻窦炎患者,容易发生慢性鼻前庭炎。
二、鼻前庭炎的治疗
1.一般治疗:首先要避免有害物刺激,摒弃挖鼻等不良习惯。如果是因鼻腔疾病导致分泌物刺激引起的鼻前庭炎,需要积极治疗原发病,减少分泌物对鼻前庭的刺激。例如,过敏性鼻炎患者可通过避免接触过敏原、使用抗过敏药物等控制症状,减少流涕。同时,要保持鼻前庭清洁,可以用生理盐水清洗鼻前庭,清除痂皮和分泌物。
2.药物治疗
局部用药:急性鼻前庭炎可使用抗生素软膏,如红霉素软膏等涂抹,以控制炎症。慢性鼻前庭炎若有痂皮,可先用3%过氧化氢溶液清洗,去除痂皮后再涂用缓和的保护性药膏,如氧化锌软膏。
全身用药:对于症状较重或合并有其他感染的患者,可能需要口服抗生素治疗。
3.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皮肤娇嫩,在治疗时要特别注意药物的刺激性。应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药物,优先采用温和的治疗方法,如用生理盐水清洗。同时,要教育儿童不要挖鼻,家长要监督孩子的行为。如果孩子患有鼻前庭炎,在用药时要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注意药物的剂量和使用方法,避免过量用药。
老年人: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可能合并有其他慢性疾病,在治疗鼻前庭炎时要考虑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例如,正在服用其他药物的老年人,在使用抗生素时要告知医生,避免药物不良反应。此外,老年人可能存在皮肤干燥的问题,在使用药膏时可以选择滋润型的产品。
孕妇:孕妇在治疗鼻前庭炎时要谨慎用药,很多药物可能会对胎儿产生影响。一般优先采用非药物治疗方法,如生理盐水清洗。如果需要使用药物,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选择对胎儿影响较小的药物。
过敏体质人群:过敏体质人群在使用药物前要告知医生自己的过敏史,避免使用可能引起过敏的药物。在使用新的药物时,要先进行局部试用,观察是否有过敏反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