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区别急性咽炎和慢性咽炎
急性咽炎起病急、病程短,多由短期因素引发,有局部和全身症状,检查及治疗有相应方式;慢性咽炎病程长,由长期因素导致,有特定症状,检查及治疗有其原则,不同特殊人群如儿童、老年人、妊娠期女性患咽炎有各自注意事项
一、发病时间与病程
1.急性咽炎:通常起病较急,病程一般在3周以内。多因病毒或细菌感染、高温、粉尘、刺激性气体等因素短期内作用引发,比如受凉后1-2天内出现咽痛等症状。各年龄段均可发病,生活中过度用声、疲劳等生活方式可能增加发病风险,有上呼吸道感染病史者更易在诱因下发病。
2.慢性咽炎:病程较长,常超过3个月。多由急性咽炎反复发作、鼻腔鼻窦病变分泌物刺激、长期吸烟饮酒、空气污染等长期因素导致,中老年人群相对常见,长期不良生活方式如爱吃辛辣刺激食物、长期处于污染环境中会增加患病几率,有过敏性鼻炎等基础病史者易发展为慢性咽炎。
二、症状表现
1.急性咽炎:局部症状主要为咽部干燥、灼热、粗糙感,随后出现明显咽痛,吞咽时加重,疼痛可放射至耳部,还可能伴有发热、头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小儿患者可能因高热出现惊厥等表现。检查可见咽部黏膜急性充血、肿胀,腭弓、悬雍垂可能水肿,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等。
2.慢性咽炎:主要症状为咽部异物感、痒感、灼热感、干燥感或微痛感,常有刺激性咳嗽,晨起时可出现频繁的刺激性咳嗽伴恶心,一般无明显全身症状。检查可见咽部黏膜慢性充血,呈暗红色,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呈颗粒状,或咽侧索肥厚等。
三、检查手段
1.急性咽炎:血常规检查可见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细菌感染时),病毒感染时白细胞计数正常或偏低,淋巴细胞比例相对升高。咽拭子培养可明确致病菌。
2.慢性咽炎:一般通过喉镜等检查,观察咽部黏膜慢性炎症表现,必要时需与咽部肿瘤等疾病鉴别,进行相关排查检查。
四、治疗原则
1.急性咽炎:病毒感染引起的一般对症治疗,如使用含漱液漱口保持口腔清洁,发热、咽痛明显者可适当休息、多饮水,必要时可使用清热解毒的中成药;细菌感染引起的可选用抗生素治疗。
2.慢性咽炎:去除病因,如戒烟戒酒、改善工作和生活环境、治疗鼻腔鼻窦疾病等,局部可使用含漱液、含片等缓解症状,一般不使用抗生素治疗。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小儿急性咽炎易出现高热等全身症状,需密切监测体温,体温超过38.5℃时需及时采取退热措施,避免发生惊厥等情况,且儿童用药需谨慎,优先选择儿童适用的安全性高的药物形式;小儿慢性咽炎需注意其生活环境及饮食习惯,避免接触刺激性因素,保证营养均衡。
2.老年人:老年人急性咽炎要关注其全身状况,因为老年人免疫力相对较低,感染后易出现并发症,需及时就医;老年人慢性咽炎要注意长期症状对生活质量的影响,积极寻找并去除病因,关注其用药后的反应,由于老年人肝肾功能可能减退,用药需更谨慎。
3.妊娠期女性:妊娠期女性患急性咽炎时,用药需特别谨慎,尽量选择对胎儿影响小的治疗方式,如局部含漱等对症处理;妊娠期女性患慢性咽炎要注重通过调整生活方式来缓解症状,避免随意使用药物,以免影响胎儿发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