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得疝气是什么原因
小孩得疝气主要有先天性和腹压增加两方面原因,先天性因素包括男孩鞘状突未完全闭合、女孩类似结构问题以及肚脐处腹壁发育不完善,早产、低体重出生的小孩风险更高;腹压增加因素有长时间哭闹、便秘、频繁咳嗽和剧烈运动等。不同年龄段小孩疝气有不同特点,新生儿期因腹壁薄弱、易长时间哭闹及早产因素易发病,婴儿期因辅食添加不当致便秘和活动过度用力增加发病风险,幼儿期因过度运动、情绪激动哭闹屏气使腹压增大诱发疝气。有家族疝气病史的小孩患病风险较高,家长应关注其腹部情况,避免腹压增加情况,发现异常肿块及时就医并定期体检。
一、小孩得疝气的主要原因
1.先天性因素
小孩疝气多为先天性,常见类型有腹股沟疝和脐疝。在胚胎发育过程中,男孩的睾丸会从腹腔下降至阴囊,这个过程会形成一个鞘状突。如果出生后鞘状突没有完全闭合,腹腔内的脏器,如小肠等,就可能通过未闭合的鞘状突突出到腹股沟或阴囊,形成腹股沟疝。女孩也可能因类似的结构问题出现腹股沟疝。而脐疝主要是由于肚脐处的腹壁发育不完善,存在薄弱区,当腹腔内压力增加时,腹腔内容物就会从这个薄弱区突出,形成脐疝。早产、低体重出生的小孩,其腹壁肌肉和筋膜发育相对更不完善,发生疝气的风险更高。
2.腹压增加因素
小孩长时间哭闹是导致腹压增加的常见原因之一。由于小孩无法用语言表达自身需求,当饥饿、不适或需要关注时,往往会通过哭闹来表达。长时间剧烈哭闹会使腹腔内压力持续升高,增加疝气发生的可能性。便秘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小孩排便困难时,用力排便会使腹压急剧上升。此外,频繁咳嗽,如患有呼吸道感染等疾病引起的咳嗽,以及小孩进行剧烈运动,都会使腹压增大,促使腹腔内的脏器从腹壁薄弱处突出,从而引发疝气。
二、不同年龄段小孩疝气的特点及相关影响因素
1.新生儿期
新生儿身体各器官和组织发育尚未成熟,腹壁肌肉和筋膜较为薄弱,这是其发生疝气的内在基础。此阶段的小孩主要以哭闹来表达需求,如果护理人员不能及时满足其需求,导致长时间哭闹,就容易引发疝气。同时,早产的新生儿由于发育时间不足,腹壁发育更不完善,发生疝气的概率比足月儿更高。
2.婴儿期
婴儿开始逐渐增加辅食,如果辅食添加不当,容易出现便秘问题。便秘时用力排便会使腹压升高,增加疝气的发生风险。而且婴儿活动能力逐渐增强,但还不能自主控制身体动作,在活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过度用力的情况,也会导致腹压不稳定,增加疝气发病的可能性。
3.幼儿期
幼儿开始进行一些简单的运动和活动,如跑跳、攀爬等。过度的运动可能导致腹压突然升高。此外,幼儿在情绪激动时也容易哭闹,且可能会出现屏气等行为,这些都会使腹压增大,从而诱发疝气。
三、特殊情况提示
如果小孩有家族疝气病史,其患疝气的风险可能相对较高。对于这类小孩,家长应更加关注其身体状况,尤其是腹部情况。在日常生活中,要尽量避免小孩出现导致腹压增加的情况,如减少小孩哭闹的时间,及时处理便秘问题等。如果发现小孩腹股沟或肚脐等部位有异常肿块,应及时就医,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同时,在小孩成长过程中,要定期进行体检,密切观察其身体发育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