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轻症患者可根据症状选择对症治疗药物,如发热等用对乙酰氨基酚,咳嗽用右美沙芬,咽干咽痛用清咽滴丸;特殊人群儿童、老年人、孕妇用药需格外谨慎;轻症患者还需通过保证休息、摄入营养食物等非药物干预措施来促进身体恢复,同时要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多饮温水以保持呼吸道通畅
一、对症治疗药物选择
(一)退热、缓解全身症状药物
对于有发热、头痛、肌肉酸痛等症状的轻症患者,可选用对乙酰氨基酚等药物。对乙酰氨基酚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发挥解热镇痛作用,多项临床研究证实其能有效缓解相关症状,且安全性在成人及多数特定年龄段人群中经大量应用验证,但需注意不同年龄段人群对药物代谢等存在差异,需依据具体情况谨慎选择。
(二)缓解咳嗽症状药物
若患者有咳嗽症状,可选用右美沙芬等止咳药物。右美沙芬为中枢性镇咳药,通过抑制延髓咳嗽中枢而发挥镇咳作用,临床研究表明其能有效减轻咳嗽症状,不过对于儿童等特殊人群,需严格遵循相关用药规范,因为儿童的生理特点使其对药物的耐受等情况与成人不同。
(三)缓解咽干、咽痛药物
有咽干、咽痛症状的患者可选用清咽滴丸等药物。清咽滴丸具有疏风清热、解毒利咽的作用,相关药理学研究及临床应用显示其对缓解咽干、咽痛有一定效果,在使用时需考虑患者是否有过敏等情况,尤其是有药物过敏史的人群更要谨慎。
二、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一)儿童
儿童轻症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用药需格外谨慎,应避免使用不适合儿童的成人药物剂型等。对于有发热等症状的儿童,优先采用物理降温等非药物干预措施,如体温达到一定程度且符合用药指征时,选择儿童专用的退热等药物,需严格按照儿童的体重等因素来精准把握用药相关情况,因为儿童的肝肾功能等发育尚未完善,药物代谢与成人存在差异。
(二)老年人
老年人轻症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用药时要充分考虑其基础疾病等情况。例如有基础心血管疾病的老年人,在选用解热镇痛药物等时需注意药物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有些药物可能会对老年人的血压、心率等产生一定作用,所以要在医生指导下谨慎选择药物,并且密切关注用药后的身体反应。
(三)孕妇
孕妇属于特殊人群,轻症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时用药需极其谨慎。一般优先考虑非药物治疗缓解症状,若必须用药,要充分评估药物对胎儿的潜在影响,在医生的严格评估和指导下选择对胎儿影响最小的药物,因为孕妇的生理状态特殊,药物可能通过胎盘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等。
三、非药物干预措施
(一)休息与饮食
轻症患者需保证充足的休息,有助于身体恢复。在饮食方面,要摄入富含营养的食物,如蛋白质含量高的瘦肉、鱼类、蛋类以及富含维生素的新鲜蔬菜和水果等,保证热量摄入,维持身体的正常代谢功能,这对于增强机体免疫力对抗病毒有积极作用,不同年龄、性别等人群在饮食具体选择上可根据自身情况适当调整,比如老年人可能需要更容易消化的食物等。
(二)保持呼吸道通畅
患者要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可适当多饮用温水,湿润呼吸道,有助于缓解咽干、咳嗽等症状,对于不同生活方式的人群,如长期处于干燥环境的人,更要注重保持呼吸道湿润等相关措施,以促进身体的自我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