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炎主要表现为鼻塞(有间歇性和交替性)、分泌物增多(鼻涕多为黏液性且量可变)及其他伴随症状(嗅觉减退、头痛头昏等),间歇性鼻塞是病情轻时白天、劳动或运动减轻,夜间、静坐或寒冷加重,交替性鼻塞是侧卧时下侧鼻腔阻塞加重;分泌物增多在感冒等诱因下量会增多;嗅觉减退因鼻塞和分泌物影响气流及嗅区黏膜,头痛头昏与缺氧或炎症波及周围组织有关
一、鼻塞
1.间歇性鼻塞
症状表现:病情较轻时,鼻塞呈间歇性,一般白天、劳动或运动时鼻塞减轻,夜间、静坐或寒冷时鼻塞加重。例如,儿童在白天活动较多时,鼻塞相对不明显,而夜间睡眠时可能因鼻腔通气不畅而出现睡眠不安等情况;对于成年人,在寒冷环境中长时间停留后,鼻塞会更为明显。这是因为白天人体的交感神经兴奋,鼻腔血管收缩,而夜间交感神经相对抑制,鼻腔血管扩张,同时寒冷刺激会使鼻腔黏膜血管收缩-扩张功能失调,导致间歇性鼻塞。
2.交替性鼻塞
症状表现:侧卧时,下侧鼻腔阻塞加重,上侧鼻腔通气较好,转卧另一侧后,另一侧鼻腔又出现类似情况。这种情况在不同年龄段的患者中都可能出现,对于儿童来说,可能会表现为睡眠时频繁翻身,影响睡眠质量;成年人则可能在侧卧工作或休息时感觉鼻腔通气不均衡。其发生机制与鼻腔的解剖结构和体位变化导致的鼻腔血管受压情况有关,侧卧时下侧鼻腔静脉回流受阻,黏膜充血肿胀加重,从而出现交替性鼻塞。
二、分泌物增多
1.鼻涕性质
一般为黏液性鼻涕。患者可擤出较多的黏性鼻涕,尤其是在早晨起床后可能更为明显。对于儿童,由于其鼻腔较窄,鼻涕增多时可能更容易出现鼻塞加重的情况,而且儿童可能不会正确擤鼻涕,导致鼻涕在鼻腔内积聚,进一步影响呼吸。从病理角度看,慢性单纯性鼻炎时,鼻腔黏膜炎症刺激导致黏液腺分泌亢进,从而产生较多的黏液性鼻涕。
2.分泌物量的变化
分泌物量可随病情变化而有所不同,在感冒等诱发因素影响下,分泌物量可能会增多。例如,当患者合并上呼吸道感染时,鼻腔黏膜炎症加重,分泌物量会明显增加,这会进一步加重鼻塞等症状。对于有过敏体质的人群,接触过敏原后,也可能导致鼻腔分泌物增多,因为过敏反应会促使鼻腔黏膜分泌更多的黏液。
三、其他伴随症状
1.嗅觉减退
由于鼻塞和鼻腔分泌物的影响,患者可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嗅觉减退。儿童如果长期存在嗅觉减退,可能会影响其对周围环境气味的感知,进而可能对其认知和情感发展产生一定影响,因为气味在儿童的感知世界中是重要的组成部分。成年人嗅觉减退可能会影响其对食物气味的感知,从而影响食欲等。其机制主要是鼻塞导致气流不能正常到达嗅区黏膜,同时分泌物堆积可能会干扰嗅区黏膜对气味分子的感知,长期的慢性炎症也可能会损伤嗅区黏膜的嗅细胞等结构。
2.头痛、头昏
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头痛、头昏的症状。一般程度较轻,多为头部沉重感或隐痛。对于儿童,头痛、头昏可能会影响其学习注意力和情绪。其发生可能与鼻塞引起的氧气供应不足,导致头部组织缺氧有关,另外,鼻腔黏膜炎症波及鼻窦等周围组织,也可能会引起头部的不适症状。例如,慢性单纯性鼻炎可能会累及鼻窦黏膜,导致鼻窦通气引流不畅,进而引发头痛等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