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单纯性鼻炎怎么治疗
慢性单纯性鼻炎可通过避免诱因、药物治疗、鼻腔冲洗、免疫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进行防治。避免长期处于不良环境、保持良好生活方式;药物治疗包括鼻用糖皮质激素和减充血剂;鼻腔冲洗用生理盐水等;免疫治疗针对变应原引起且药物效果不佳者;手术适用于保守治疗无效且下鼻甲增生肥厚明显者,各方法需注意不同人群的相关事项。
一、避免诱因
环境因素:对于有慢性单纯性鼻炎的患者,需避免长期处于污染严重、粉尘多或刺激性气体(如吸烟产生的烟雾、装修材料释放的有害气体等)的环境中。例如,长期暴露在粉尘环境中的工人,若不采取防护措施,易加重鼻炎症状。不同年龄人群受环境因素影响的表现可能不同,儿童呼吸道黏膜更娇嫩,受刺激后反应更明显;老年人机体功能衰退,对不良环境的耐受和修复能力较差。
生活方式因素:保持规律的生活作息,避免过度劳累。过度劳累会使机体免疫力下降,增加鼻炎发作的风险。同时,要注意合理饮食,均衡营养,减少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这类食物可能刺激鼻腔黏膜,加重炎症反应。不同性别在生活方式上可能有差异,男性若有吸烟、酗酒等不良生活习惯,会对鼻炎产生不良影响;女性在经期等特殊生理时期,机体免疫力相对较低,也需格外注意生活方式的调整。有过敏史的患者还需避免接触过敏原,如花粉、尘螨等,花粉季节尽量减少外出,室内使用空气净化器和防螨用品等。
二、药物治疗
鼻用糖皮质激素:具有显著的抗炎作用,能减轻鼻黏膜的炎症反应、肿胀等。如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等,可有效缓解鼻塞、流涕、打喷嚏等症状。不同年龄患者使用时需注意剂型和剂量的选择,儿童使用需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的低剂量制剂。
鼻用减充血剂:能减轻鼻黏膜充血、肿胀,缓解鼻塞症状,但连续使用一般不超过7天,避免引起药物性鼻炎。常用的有麻黄碱滴鼻液等,此类药物对于高血压、冠心病等患者需谨慎使用,因为可能引起血压升高等不良反应。
三、鼻腔冲洗
生理盐水或高渗盐水冲洗:通过冲洗鼻腔,可清除鼻腔内的分泌物、过敏原等,减轻鼻黏膜水肿,改善鼻腔通气。一般使用生理盐水或2.3%的高渗盐水进行冲洗,每天可进行1-2次。对于儿童,操作时要注意轻柔,避免引起不适和损伤鼻腔黏膜;老年人若存在鼻腔结构异常等情况,也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冲洗。
四、免疫治疗
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适用于明确由变应原引起的慢性单纯性鼻炎且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通过逐渐增加变应原提取物的剂量,使机体对变应原产生耐受,从而减轻症状。但该治疗需要在专业医疗机构进行,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局部或全身的不良反应,如局部红肿、瘙痒,全身过敏反应等,需密切观察。儿童进行免疫治疗时要严格评估适应证和禁忌证,谨慎选择。
五、手术治疗
下鼻甲部分切除术:对于经保守治疗无效,下鼻甲增生肥厚明显,严重影响鼻腔通气的患者可考虑。但手术有一定的适应证和禁忌证,术前需进行详细评估,如鼻内镜检查、影像学检查等,以确定是否适合手术。术后要注意鼻腔护理,预防感染等并发症,不同年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可能不同,儿童恢复相对较快,但也需遵循术后护理的各项要求;老年人术后恢复可能相对缓慢,要加强观察和护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