肱骨骨折睡觉姿势
肱骨骨折患者不同卧位有不同要求,仰卧位初期固定后短时间内要适当垫高受伤上肢,中期及后期要求相对没那么严格;健侧卧位要将受伤上肢放身体上方并用健侧托住,女性注意乳房不受压且常换体位;患侧卧位早期绝对避免,后期稳定经评估尝试时要小心支撑且密切观察,老年患者更需谨慎。
一、仰卧位
1.初期固定后短时间内:肱骨骨折后早期,若采用仰卧位,需将受伤的上肢用枕头等适当垫高,使上臂与躯干保持一定角度,一般可将枕头垫在肩部下方,让前臂自然悬挂,这样有助于减轻上肢的肿胀,因为抬高患肢可利用重力作用促进血液和淋巴回流,减轻局部水肿。对于儿童肱骨骨折患者,由于其骨骼和软组织修复能力相对较强,但仍需注意垫高的高度要适中,避免过高或过低影响血液循环。成年人在仰卧位时同样要注意保持上肢的舒适抬高姿势,以促进恢复。
2.中期及后期:当骨折处于中期或后期,骨折断端有一定程度的稳定时,仰卧位可继续采用,但此时对上肢抬高的要求相对没那么严格,不过仍要避免上肢长时间处于过度下垂或受压的状态。可以将手臂自然放置在身体一侧,但要确保骨折部位不受压迫,一般可在身体旁边放置一个小的软垫,让上肢稍微外展,保持舒适的位置,这样既有利于骨折部位的稳定,又不会影响整体的血液循环。
二、健侧卧位
1.一般情况:肱骨骨折患者也可以选择健侧卧位,此时需要注意将受伤的上肢放在身体上方,并用健侧手臂适当托住受伤的上肢,使受伤的肱骨保持相对稳定的位置,避免受伤的手臂受到压迫或过度牵拉。对于成年人来说,这样的姿势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分散身体对受伤上肢的压力,让患者感觉相对舒适。而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身体协调性和自我保护能力较弱,家长在帮助其保持健侧卧位时,要特别注意托举受伤上肢的力度和位置,确保受伤的肱骨不会因为体位的变动而受到不良影响,要轻柔且稳定地托住,防止骨折部位移位。
2.特殊注意事项:如果是女性患者,健侧卧位时要注意避免乳房受到压迫,可适当调整枕头等的位置,保证胸部的舒适。同时,无论是成年人还是儿童,在健侧卧位时都要经常变换体位,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导致局部受压过久,影响血液循环和骨折愈合。
三、患侧卧位需谨慎
1.早期绝对避免:在肱骨骨折后的早期,一般不建议采用患侧卧位,因为患侧卧位会使受伤的上肢直接承受身体的重量,容易导致骨折部位受到压迫,引起疼痛加剧,还可能导致骨折断端移位,影响骨折的复位和愈合。无论是儿童还是成年人,在骨折早期都要严格避免患侧卧位,防止对骨折部位造成不利影响。
2.后期特殊情况:在骨折后期,骨折断端已经相对稳定,经过医生评估认为可以尝试患侧卧位时,也需要非常小心。此时要确保受伤的上肢有良好的支撑,例如可以在胸前放置一个合适厚度的软垫,让受伤的手臂轻轻搭在软垫上,保持骨折部位处于相对放松且不受力的状态。但即使如此,也需要密切观察受伤部位的情况,如果出现疼痛、肿胀加重或其他不适,应立即调整体位,恢复到相对安全的卧位姿势。对于老年肱骨骨折患者,由于其身体机能相对较弱,骨折愈合可能相对较慢,在考虑患侧卧位时更要谨慎,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并且要经常监测骨折部位的状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