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鼻炎与慢性鼻炎的区别是什么
文章介绍了急性鼻炎和慢性鼻炎的定义与病因、症状表现、病程与转归、检查与诊断及治疗原则。急性鼻炎由病毒感染致鼻腔黏膜急性炎症,有自限性,支持对症治疗;慢性鼻炎是鼻黏膜及下层慢性炎症,病程长易反复发作,需去除病因,局部用激素或考虑手术,儿童治疗重保守。
一、定义与病因
1.急性鼻炎: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鼻腔黏膜急性炎症性疾病,常见病原体为鼻病毒、冠状病毒等,多在机体抵抗力下降时,如受凉、过度疲劳等情况下发病。各年龄、性别均可发病,生活中密切接触病毒携带者等情况易诱发。
2.慢性鼻炎:是鼻黏膜及黏膜下层的慢性炎症,可由急性鼻炎反复发作、鼻腔局部解剖结构异常(如鼻中隔偏曲)、鼻腔用药不当(长期滥用鼻减充血剂)、长期吸入有害粉尘或化学物质等多种因素引起,不同年龄、性别均可患病,长期不良生活方式或职业暴露等是重要诱因。
二、症状表现
1.急性鼻炎:初期有鼻内干燥、灼热感或痒感,继而出现鼻塞、水样鼻涕,可伴有发热、头痛、全身不适等全身症状,病程一般7-10天。儿童可能全身症状更明显,如高热、精神萎靡等;成人相对全身症状稍轻但局部症状典型。
2.慢性鼻炎:主要症状为鼻塞,呈间歇性或持续性,间歇性鼻塞一般白天、劳动或运动时减轻,夜间、静坐或寒冷时加重;持续性鼻塞则程度轻重不一。鼻涕多为黏性或黏脓性,不易擤出。部分患者可伴有嗅觉减退、头痛、头昏等症状,儿童长期慢性鼻炎可能影响面部和智力发育,因长期鼻塞用口呼吸,影响颌面骨发育,导致上颌骨变长、硬腭高拱等。
三、病程与转归
1.急性鼻炎:具有自限性,多数患者经休息、对症处理等可在1-2周内痊愈,若合并细菌感染可发展为鼻窦炎等并发症。
2.慢性鼻炎:病程较长,常反复发作,难以彻底治愈,病情时轻时重,可迁延数月甚至数年,若不及时治疗,可能引发鼻窦炎、中耳炎、咽喉炎等多种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不同年龄患者长期患病对生活、学习等影响程度不同,如儿童可能影响学习效率和身体发育。
四、检查与诊断
1.急性鼻炎:前鼻镜检查可见鼻黏膜充血、肿胀,鼻腔内有清水样或黏液样分泌物,结合典型症状一般可诊断,病毒学检查可明确致病病毒。儿童检查时需注意安抚,避免不配合影响检查结果。
2.慢性鼻炎:前鼻镜检查可见鼻黏膜慢性充血、肿胀或肥厚,下鼻甲黏膜肥厚、弹性减退等,必要时可行鼻内镜、鼻窦CT等检查以明确鼻腔结构及鼻窦情况,根据症状持续时间、检查表现等综合诊断,需与鼻窦炎、鼻息肉等疾病鉴别诊断,不同年龄患者检查配合度不同,儿童可能需要在麻醉下进行相关检查。
五、治疗原则
1.急性鼻炎:以支持治疗和对症治疗为主,注意休息、多饮水,局部可用鼻用减充血剂缓解鼻塞,但使用时间一般不超过7天,儿童使用需谨慎,避免影响鼻黏膜功能和全身发育;抗病毒药物可在病程早期使用,如为细菌感染可适当选用抗生素。
2.慢性鼻炎:首先去除病因,如矫正鼻中隔偏曲、停用不合理的鼻腔用药等,局部可使用鼻用糖皮质激素改善鼻黏膜炎症,对于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可考虑手术治疗,儿童慢性鼻炎治疗更注重尽量避免创伤性治疗,优先选择保守治疗方法,以减少对儿童生长发育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