胫腓骨骨折术后的功能锻炼方法有哪些
骨折术后功能锻炼分早期、中期、后期。早期包括肌肉等长收缩,根据不同人群有相应注意事项;中期有关节活动度锻炼和直腿抬高锻炼,也针对不同人群有注意要点;后期有负重锻炼和平衡、步态训练,不同人群在各阶段锻炼中需遵循相应要求。
一、早期(术后1-2周)功能锻炼
1.肌肉等长收缩
目的是促进血液循环,防止肌肉萎缩。患者可在卧床状态下进行,如踝关节的背伸和跖屈运动,每小时进行3-4组,每组10-15次;膝关节的伸直和屈曲等长收缩,同样每组10-15次,每天多次。对于儿童患者,要在家长协助下进行,确保动作规范且患者能耐受,因为儿童自我控制能力相对较弱,需避免过度用力导致骨折部位再损伤。对于老年患者,要根据其身体状况适当调整次数和强度,避免因肌肉力量较弱而无法有效完成动作。
2.股四头肌等长收缩
患者伸直下肢,用力收缩大腿前面的股四头肌,保持5-10秒后放松,重复进行。每次可进行3-5组,每组10-15次。对于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如合并心血管疾病的患者,要注意收缩时的心率变化,若出现不适要立即停止动作。
二、中期(术后2-6周)功能锻炼
1.关节活动度锻炼
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膝关节和踝关节的小范围主动屈伸运动。例如膝关节,可在卧床时慢慢弯曲,角度从10°-20°开始逐渐增加,每次活动5-10分钟,每天3-4次;踝关节可进行旋转运动,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各转动10-15圈,每天2-3次。对于青少年患者,其关节活动度恢复潜力较大,但也要循序渐进,避免过度活动导致骨折部位不稳定。对于女性患者,在进行关节活动度锻炼时,要注意动作轻柔,因为女性关节周围组织相对较为敏感。
2.直腿抬高锻炼
患者仰卧位,伸直下肢,将腿慢慢抬起,使下肢与床面成30°-45°角,保持5-10秒后放下,重复进行。每次可进行3-5组,每组10-15次。此锻炼有助于增强股四头肌力量。对于肥胖患者,由于体重较大,在进行直腿抬高时可能会感觉较为吃力,可适当降低抬腿高度,但要保证锻炼效果。
三、后期(术后6周以上)功能锻炼
1.负重锻炼
当骨折愈合到一定程度时,可开始部分负重或完全负重锻炼。初期可借助拐杖等辅助器具,先进行部分负重行走,如伤肢可承担1/3-1/2的体重,逐渐增加负重程度。一般每周可增加10%-15%的负重比例。对于老年患者,由于骨质相对疏松,骨折愈合相对较慢,在开始负重锻炼时要更加谨慎,可先在平地缓慢行走,逐渐过渡到上下楼梯等活动。对于儿童患者,要根据骨折愈合的X线表现来决定负重时间和程度,因为儿童骨折愈合速度相对较快,但也要遵循医生的专业建议,避免过早过度负重影响骨折愈合和肢体发育。
2.平衡和步态训练
当患者能够较好地负重后,可进行平衡和步态训练。平衡训练可在平地、台阶等不同环境下进行,如单腿站立,从每次10秒逐渐增加到30秒,左右腿交替进行。步态训练则要注意行走的姿势、步幅等,可在平坦的道路上慢慢行走,逐渐增加行走速度和距离。对于有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在进行平衡和步态训练时,要注意防止摔倒,因为这类患者可能存在神经病变等并发症,摔倒风险较高,要选择安全的环境进行训练,并最好有家人陪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