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鼻咽炎怎么治比较好
鼻咽炎的治疗包括一般治疗(休息保暖、多饮水)、对症治疗(缓解鼻塞、减轻咽痛)、抗病毒治疗(病毒感染早期考虑,特殊人群谨慎)、细菌感染相关治疗(明确细菌感染用抗生素,特殊人群谨慎用药)、中医中药辅助治疗(辨证论治,特殊人群谨慎)
一、一般治疗
1.休息与保暖:患者需保证充足的休息,让身体有能量对抗疾病。注意保暖,避免受凉,因为寒冷刺激可能会加重鼻咽炎的症状,尤其对于儿童,其体温调节能力相对较弱,更要注意根据气温变化及时增减衣物。例如,在寒冷季节,应保持室内温度适宜,一般维持在20-25℃左右较为合适。
2.多饮水:多喝水有助于保持鼻腔和咽喉黏膜的湿润,促进新陈代谢,帮助排出体内的毒素。每天饮水量可根据个人情况调整,一般建议成年人每天饮用1500-2000ml左右的水,儿童则根据年龄和体重适当调整,如年龄较小的儿童每天也应保证600-1000ml左右的水分摄入。
二、对症治疗
1.缓解鼻塞:若患者有明显鼻塞症状,可使用生理盐水进行鼻腔冲洗。生理盐水鼻腔冲洗能够清除鼻腔内的分泌物、过敏原等,减轻鼻腔黏膜的水肿,改善鼻塞症状。对于儿童进行鼻腔冲洗时,要注意操作的轻柔,避免引起患儿不适。一般可每天进行1-2次鼻腔冲洗。
2.减轻咽痛:如果咽痛较为明显,可采用局部含漱的方式,使用温盐水含漱能起到一定的清洁咽喉、减轻炎症刺激的作用。对于年龄较大的儿童和成人,可以指导其进行温盐水含漱,但儿童含漱时需注意防止误咽。
三、抗病毒治疗
1.适用情况:对于由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鼻咽炎,在发病早期可考虑使用抗病毒药物。例如,对于甲型流感病毒、乙型流感病毒等引起的鼻咽炎,在发病48小时内使用神经氨酸酶抑制剂类药物可能有一定益处,但需严格掌握适应证和禁忌证。
2.特殊人群考虑:儿童使用抗病毒药物时需格外谨慎,要根据儿童的年龄、体重等因素综合评估用药风险和收益。例如,对于小于2岁的儿童,使用某些抗病毒药物可能存在较多不确定因素,需在医生的严格指导下权衡使用。
四、细菌感染相关治疗
1.明确细菌感染时的处理:如果通过相关检查明确有细菌感染,如出现脓性分泌物等情况,可考虑使用抗生素。但要严格遵循抗生素的使用原则,避免滥用。例如,对于明确的A组β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急性鼻咽炎,可选用青霉素类等抗生素,但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如是否有青霉素过敏史等进行选择。
2.特殊人群用药:儿童使用抗生素时,要充分考虑其肝肾功能发育尚未完善的特点,选择对儿童相对安全的抗生素,并严格按照药物的剂量和疗程使用,同时密切观察用药后的反应。
五、中医中药辅助治疗
1.辨证论治:中医可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等进行辨证论治,例如对于风热犯表证的急性鼻咽炎患者,可使用银翘散等方剂进行治疗;对于风寒袭表证的患者,可使用荆防败毒散等方剂。但中医治疗需在专业中医师的指导下进行,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进行精准用药。
2.特殊人群注意:儿童使用中医中药时,要考虑儿童的体质特点和用药耐受性,中药的剂量和用药方式等都需要谨慎调整,避免因用药不当对儿童健康造成影响。例如,儿童使用一些中药汤剂时,需根据年龄适当减少药量,并注意药物的口感等因素,以提高患儿的依从性。



